高血壓標準又改了,微調至一三○/八○mmHg。血壓超標時雖無感,但它又與心血管疾病呈正相關,關於血壓的二三事,聽聽心臟科醫師怎麼說?
「以往台灣的高血壓指引都是參考歐美標準,如今則依據華人為主的血壓大型研究(Strategy of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in the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STEP),發現血壓控制在一三○/八○mmHg以下,可以降低二六%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心血管問題導致的死亡則下降了二八%。」
台北榮民總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暨心臟科主治醫師陳肇文解釋高血壓新標準的源由,但他也提醒標準並非恆定不變,也可能多年後又有新的證據,變得更嚴格或更寬鬆。
晨起一小時內測 最精準
血壓非常複雜,有些基礎知識必須牢記。陳肇文指出,收縮壓(指高的數值)是心臟收縮時送出血液賦予動脈管壁的壓力,與動脈硬化有密切關係,若經常高於正常值,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如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舒張壓(指低的數值)為心臟舒張時,血液在身體動脈彈性回縮後產生流動形成的壓力,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較低,此數值會隨血管彈性變差而降低。
而夜間高血壓,則與「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顯著相關!至於該怎麼知道自己的夜間血壓?「早上起床後一小時內的血壓,即能反映整個晚上的血壓。」陳肇文說。他提到,血壓有日夜波動,在正常情況下,夜間血壓應比白天低,更嚴格來說,應低於白天的一○~二○%,若不降反升,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肌梗塞、腦血管梗塞、主動脈剝離)、腎臟病變、眼底視網膜病變及四肢血管病變等風險,會大大提高。
可漸進式加強晚間劑量
夜間血壓升高是很嚴重的事,因為它與大小血管的併發症及高血壓預後有關。陳肇文認為,若患者每天上午服用高血壓藥物後,夜間或晨起後的血壓仍然偏高,不妨將高血壓藥一半劑量,留在晚上六、七點飯後服用,隔天晨起再測量看看是否改善,若仍沒改善,可將全部劑量改在晚上服用。據他的臨床觀察,這麼做,血壓控制會較平穩,且往往不用再增加藥物劑量。不過,根據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最新發表的TIME研究結果顯示,何時服用降血壓藥物並無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