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臨床研究數據的累積,過去大家熟知的慢性病管理原則,已不單純用年齡論斷健康。
套用青壯年的健康標準,對高齡者也會帶來反效果,宜以新思惟面對疾病、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健康作為人生最大資產,是普世認同的價值,也是許多人關心的議題,但健康的定義常有點莫衷一是。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的明確定義:「健康是身體、心智與社會的安適狀態,不是只是免於疾病。」這定義看來簡單卻也困難,什麼是所謂的「安適狀態」?對於安適狀態,美國疾病管制署將之詮釋為「對個人與社會多個層面均有正向意義的結果」。所以,健康是由個人生活對應社會價值所定義,是一個融合了主客觀的價值,不是單純的以罹患疾病與否作為標準。
在平均壽命超過八十歲的今日,六十五歲的台灣人平均有超過三種的慢性病,如何界定自己的健康狀態,並且持續追求呢?
這就必須回到個人與社會的價值體系,今日社會中,十有八九對於長壽生活有相同的期盼,就是希望晚年能夠自在生活,免於被人照顧、避免拖累子女等。所以,今日社會的健康目標便相當明確,就是提升並維持個人在老化過程中的身心活動功能,免於依賴他人照顧,進而積極參與家庭與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