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疾病,約七成患者在五歲前發作。
隨著小兒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率逐年提高,以中藥改善患者體質、減少復發,成為時下新選擇。
九個月大的陳小妹妹,出生幾周後,在臉部、四肢皮膚開始出現紅腫、脫屑,西醫診斷她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每逢天氣變化,皮膚病灶容易復發,使用類固醇藥膏也愈來愈不容易緩解,陳小妹妹的爸媽因此尋求中醫診治。
因為癢,陳小妹妹時不時地揮舞雙手想抓臉,爸媽只好將她的手用手套包覆起來,令人不捨。經過內服中藥水藥,配合煎劑外洗,不到一周,她的皮膚紅腫程度減少許多,持續治療三個月,臉部終於恢復白白嫩嫩的小嬰兒皮膚。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屬於「異位性體質」,指先天基因容易在全身各處引發過敏反應,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等,若過敏發生在皮膚就可稱之為「異位性皮膚炎」。皮膚屏障缺損,保水功能較差,因搔抓、摩擦、溫度變化、潮濕、流汗,容易讓過敏源更易侵入皮膚角質層,使得患者常有搔癢、乾燥、脫屑、發紅等症狀,因嚴重發癢常影響睡眠、專注力。
好發幼兒 內服外敷助改善
約七成患者在五歲前發作,但異位性皮膚炎並不是兒童的專利,不過兒時就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人,約有三成會持續至成年。而成人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中,每三人就有一人是中重度患者。目前西醫的治療,包括口服抗組織胺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儘管在急性期大多症狀都可獲得控制,但長期使用還是會遇到醫療費用高、反覆發作與西藥副作用等問題。隨著小兒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率逐年提高,以中藥改善患者體質、減少復發,成為時下的新選擇。
中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歷史相當久,古代文獻有奶癬、浸淫瘡、四彎風等記載。《醫宗金鑒》描述:「此症生嬰兒頭頂,或生眉端,層起白屑,形如癬疥,流脂成片,睡臥不安,搔癢不絕。」以中醫角度來看,異位性皮膚炎屬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疾病,病位雖在體表,卻與體內體質(臟腑、陰陽)的不平衡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