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可能是疾病、藥物、外感、臟腑失調或飲食習慣等因素導致,中醫習慣上分為「病理性」、「生理性」成因,再評估治療步驟與流程。
水腫是門診常見的主訴,好發於二十到四十歲的女性,據統計,約有六成女性曾有下肢水腫的困擾。這源自於女性肌肉天生比男性少,整體代謝程度較差,再加上荷爾蒙、月經與壓力驅使。除了女性代謝狀況,水腫成因其實很多,有些是短期且局部的問題,通常自然痊癒,有些卻可能是心、肝或腎出現病變之徵象,應謹慎面對。
現代醫學文獻解釋,水腫是因為液體在血管、淋巴和組織間隙間的平衡失調,導致體內水液累積而形成,不少人以為少喝點水就沒事,這是錯誤觀念,減少喝水反而導致水腫更嚴重。
中醫文獻中,水腫最早記載於戰國時期的《內經》。東漢醫聖張仲景,分析記錄五臟受水氣後產生的不同證候,留下治療方式、服藥後護理、照顧及可能反應,系統性分類病因。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水腫》首次提出水腫必忌「鹽」,宋代嚴用和則將水腫區分虛、實兩類性質,為後世診斷奠定辯證基礎。
現代中醫治療,加入了生理學的觀點,在診斷上更加細膩。我們認為水腫可能是疾病、藥物、外感、臟腑失調或個人飲食習慣等因素,導致人體水液代謝失常而滯留,造成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習慣上會將水腫分為「病理性」、「生理性」兩種狀況,再評估治療步驟與流程。
病理性水腫成因
心因性:易從足部或下肢開始,伴隨胸悶心悸、喘、呼吸困難、心跳急促或不規律等症狀,治療上主要從虛、實兩部分著手。虛者多屬氣血陰陽虧虛,常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養心湯、人參、紅景天、黃耆等;實者多因氣滯、血瘀、痰濁、火擾、水飲、寒阻心脈,可用鬱金、丹參、三七、瓜蔞、薤白、炮附子等,須視個人體質做加減。
肝因性:多累積於腹部,腹部脹大、黃疸且身目發黃,並有疲倦與蜘蛛痣的體徵。治療時習慣從脾虛入手,以實脾飲、胃苓湯或參苓白朮散等利濕健脾的方藥為主,配合行氣、滋腎、活血、軟堅等方法改善。
腎因性:常為高血壓或糖尿病後期引起,伴隨小便泡沫或量變少、貧血、易疲倦。輕者面部浮腫,重者遍及全身與胸腹,腰部以下特別嚴重。治療採溫腎暖陽,化氣行水法,常用真武湯、金匱腎氣丸等藥物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