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是一條強韌的筋膜,如同「弦」一般,有支撐起整個足弓的力量,可以讓我們正常行走、跑、跳。當出現腳跟一踩地就痛,極有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臨床上要診斷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並不困難,因病人會出現兩個非常典型的症狀——晨起下床或久坐站起來時一踩地就痛,且疼痛位置就在足跟底部的正中央。」台大醫院骨科部手足外科主任、台灣骨科足踝醫學會理事長陳沛裕說,若無上述症狀,基本上就不是典型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容易診斷的疾病,至於超音波、X光、核磁共振等檢查,是否有其必要性?「一般而言,透過超音波檢查,醫師從螢幕上就可以發現病人足底筋膜受傷腫脹的現象,加上按壓病人足後跟的正中央,一壓就痛即能確診,X光、核磁共振則是用來確認其他疾病,在足底筋膜炎的診斷上不是關鍵的角色。」
很多人會認為,動刀看骨科,不想動刀則看復健科。對此說法,陳沛裕澄清,並非對每位到骨科就診的足部不適患者,都建議手術治療,骨科一樣可提供相關的保守治療,真的需要手術的患者,僅一○%左右。
減少足底筋膜負擔
鞋子、鞋墊怎麼挑?
事實上,改善、治療足底筋膜炎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好的鞋子與鞋墊。陳沛裕進一步指出,走路一定會拉扯足底筋膜,當足底筋膜發炎時就必須用「外加的足弓支撐」,也就是用鞋子、鞋墊來保護,就算在家也不宜赤腳走路,必須穿著有足夠足弓支撐的拖鞋。而在能減少足底筋膜負擔的條件下,尚且不必過度限制日常活動。臨床上,有八成以上病人透過選對鞋子、鞋墊,就能明顯改善。
那麼,鞋子、鞋墊、拖鞋該怎麼選?
一、鞋子楦頭及鞋身不易折彎,同時鞋底前方具搖椅腳弧度的形狀,走路時較容易輕鬆推進。
二、鞋墊重點是足弓支撐與足跟包覆,若感覺硬式的足弓墊不易適應,市面上也有彈性足弓墊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