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10歲就開始住垃圾屋,連我爸也不回家」⋯資優女悲吐母囤積真相,過來人勸別做這事:會大爆發

「10歲就開始住垃圾屋,連我爸也不回家」⋯資優女悲吐母囤積真相,過來人勸別做這事:會大爆發

翁申霖

健康

達志

2022-06-02 10:10

長期囤積物品,是念舊,還是生病?這種看似「惜物」的極端行為,極有可能是心理方面出現狀況了!有網友發文,自己從小就住在垃圾屋內,連客廳長什麼樣子都忘了,因為媽媽「會去收集人家不要的東西堆在家裡,真的很可怕」,更透露爸爸因沒地方睡「也不再回家了」。

此文一曝光,不僅讓不少人同情原PO的處境,更引發許多共鳴,有過來人便道出,「囤積症真的沒救的,只能你自己搬出去,你丟他東西可能被他罵,這是我的經驗」。

 

這名網友表示,「我的外表和一般人沒什麼不同,我的成績也很亮眼,在別人眼裡可能就是一個漂漂亮亮沒什麼問題的女孩子」,但話鋒一轉她無奈地說,自己從10歲以後就開始住在「垃圾屋」內,「我們家的東西越來越多,只剩下一條可以讓人行走的空間。」

 

「我連客廳長什麼樣子都忘記了,從小也沒有過自己的房間,爸爸也不再回家了,因為他沒地方睡,我和我媽只有各自一張床的一小部分空間可以睡覺,甚至看過她坐著睡覺。」原Po吐露朋友從沒來過家裡,過往的男朋友想來家裡坐坐,也只能找各種藉口拒絕。

 

原Po表示自己不知道該怎麼拯救媽媽,「她不願意就醫,也不讓我整理房子,然後會去收集人家不要的東西堆在家裡,真的很可怕⋯⋯」然而,在一團雜亂的家中,或許是原Po母親也受不了而跑到親戚家借住,「剩我會偶爾回來看看這個家,我一直以來都是在垃圾堆裡面讀書,這真的是我的惡夢!」

 

 

貼文一曝光立刻引發熱議,針對是否要偷偷整理,趁機將家中雜物丟棄,有過來人分享自身經驗,「我媽媽也有這個問題,我試過你這個方法,他會連夜去把所有東西撿回來甚至帶更多原本不是我家的東西⋯⋯所以後來放棄了」,也有人勸該網友最好別擅自整理,「囤積症如果這樣做的話會崩潰+大爆發,不建議這樣做」。

 

不久前,《今周刊》就曾針對「儲物症」如何改善進行報導,門諾醫院身心科醫師鍾德指出,儲物、囤積的行為,若已影響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就應就醫治療。

 

美國研究指出,患者會透過蒐集、囤積的過程來滿足心靈上的不安,且通常沒有病識感,即便這些物品沒有價值,也因為缺乏自覺要丟掉,所以越堆越多、甚至造成了他人的困擾。

 

鍾德建議,周圍的人應站在當事人的立場上,試著了解患者的感受、理解蒐集的初衷,藉此建立彼此信任的基礎與情感,再慢慢的向當事人解釋囤積的壞處。同時引導當事人換位思考、看見別人的困難,共同商討解決之道,再試圖說服就醫治療。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失智症導致。失智症患者容易重複購買,因此不知不覺物品就堆滿家中,如果家中長輩有類似情形,應盡快帶長輩就醫檢查,以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畢業6年靠「這二招」存到200萬!護理師曝「剛當新人每月存3.6萬」煎熬史:動力來自成就感
畢業6年靠「這二招」存到200萬!護理師曝「剛當新人每月存3.6萬」煎熬史:動力來自成就感

2022-05-27

2歲童「到院前沒心跳」,急診醫拚2hr跟死神搶命!下秒「感受到台灣人變了」:家長這舉動太暖
2歲童「到院前沒心跳」,急診醫拚2hr跟死神搶命!下秒「感受到台灣人變了」:家長這舉動太暖

2022-05-25

確診者在垃圾堆中「孤獨死」…暖男消防員目睹不忍  「在完全孤獨中離開」,悲傷亂象何時結束?
確診者在垃圾堆中「孤獨死」…暖男消防員目睹不忍 「在完全孤獨中離開」,悲傷亂象何時結束?

2022-05-24

台中60年早餐店遭爆「闆娘確診還賣早餐」!衛生局當場抓包⋯兒喊冤再遭砲轟,今暫停營業並道歉
台中60年早餐店遭爆「闆娘確診還賣早餐」!衛生局當場抓包⋯兒喊冤再遭砲轟,今暫停營業並道歉

2022-05-24

確診爸進門2hrs病毒傳全家⋯1家7口「僅阿嬤沒事」!她靠不起眼1招躲過
確診爸進門2hrs病毒傳全家⋯1家7口「僅阿嬤沒事」!她靠不起眼1招躲過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