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研究數據即可洞悉一二。國人十大癌症早期五年存活率達八成以上,若是末期,存活率大幅下降。其中,乳癌、肺癌和子宮體癌症,第一期早期發現,五年存活率都在九五%以上,甚至百分百可消除阻斷。
現任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致力於肺癌篩檢,他提出多年在研究和臨床上的觀察和體悟:「肺癌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期篩檢,其實各國治療能力差距不大。」他以日本為例,每年固定做健檢者很多,X光照射和電腦斷層也常一起進行,而且便利親民,一般的診所就能幫民眾篩檢了。
然而,他也不諱言,台灣還差最後一哩路,認知和行動。國健署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這兩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不管是台灣還是全球,篩檢人數有下降情況。以英國為例,因新冠肺炎疫情篩檢量降低,癌症患者少了六成,大腸癌症患者相較以往更少了七一.一%,但這個數字並不表示癌症不見了,只是暫時還沒有現形。
二○二一年,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透過電腦模擬的結果顯示,如果篩檢的時間延遲半年,末期癌症的風險會提高二五%、死亡率增加二六%。以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大腸癌症為例,如果超過半年篩檢,結果呈現陽性的風險增加兩倍,超過一年篩檢的風險更飆升至二.八倍,不可不謹慎以對。
疫情期間,因醫院門診暫時關閉,陳晉興對於癌症病患未能即時回診或拿藥倍感憂心。三級警戒期間,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或多或少中斷了治療,有些病人甚至中斷長達三個月,直至疫情稍稍趨緩才繼續療程;這麼一來,少數癌症患者很可能因停止化學治療,腫瘤指數再度上升或是病況惡化。「有時候,就好像在跟時間和癌細胞賽跑。」他說。
可喜的是,只要願意篩檢,是能克敵制先的。
好比,因婦女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形成的子宮頸癌,約八成感染者可在兩年內自行痊癒,但如果持續感染高危險性病毒型HPV,如HPV十六、十八、三十、三三、四五、五二或五八型者,其子宮頸細胞便容易趨向癌化。從感染到罹患子宮頸癌的過程通常約十到二十年,這段期間長達十年以上,若能及早發現,預後效果比較好,可能還能揪出難以察覺的卵巢癌。
國民健康署曾分析發現,從未做過抹片篩檢者,罹癌風險高達三.四倍。早期(第零到一期)子宮頸癌的五年存活率在九五%、第二期七六.九%、第三期為六一.五%,一旦到了第四期僅不到兩成的存活機率,比例相差懸殊。
「故事絕對可以有不一樣的發展。包括口腔癌、頭頸癌、乳癌、肺癌等第一期治療好,五年存活率機率都很高,可達八、九成以上,但到了第四期,有些癌症根本不可能治癒。」從臨床問診到癌症治療看盡人生百態,現任林口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東杰語重心長地說。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