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無聲無息,所以往往被輕忽,卻是最要命的殺手。超過30歲的國人,有12%因它活不過70歲;生活無法自理的不健康餘命,也來到新高的8.5年。儘管如此,卻有82%台灣人自認健康!建立病識感,是對抗這個索命殺手的第一步。
9月14日,知名演員龍劭華猝逝,享壽68歲,相驗死因為「疾病因素」。龍劭華有逾10年糖尿病史,而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就是心血管疾病,他的猝逝是因病奪命的冰山一角,如一整座冰山般的慢性病風暴早已悄悄籠罩全台!
台灣自5月爆發本土Covid-19疫情後,至9月21日累計死亡840例,死亡案例中,令人不安的現象就是高達9成有慢性病史,其中為數極少的3、40歲年輕死亡個案,也有近7成是慢性病患者。
至今,台灣covid-19死亡率約5.2%,遠高於全球平均的2.06%(9月21日數據)。雖然專家學者指出高死亡率的原因很複雜,但台灣如此「突出」的表現仍是一記警鐘,讓人意識到台灣慢性病問題之嚴重。
「台灣10大死因除了事故傷害外,大部分都是慢性病,像心血管、糖尿病、高血壓等。」台大醫院社區醫學科主任詹其峰解釋,只要是非傳染性疾病(NCD),而且需要持續1年以上的醫療照顧,或導致日常生活功能限制,就可稱為慢性病,也因此癌症也歸類在慢性病裡。
台慢性病早死率 高於韓日星
最後階段臥床長達8.5年
隨著人口老化,慢性病發生率、盛行率勢必攀升,這應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在健保普及又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難道真的比其他國家嚴重?要揭開「台灣慢性病真相」就得先從世界衛生組織(WHO)的1項指標開始談起。
WHO為了評價各國對慢性病預防控制水準,定義了「慢性病早死率」指標。將30至69歲死亡率定義為「過早死亡」(編按:指過了30歲,但活不過70歲),1個國家因罹患4種慢性病(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而導致過早死亡率愈高,代表慢性病預防控制水準愈差,而台灣4種慢性病的過早死亡率為11.9%,幾乎有1成人無法活過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