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可自行產生維生素D,理論上只要充分接觸陽光,身體就能獲得足夠的量。但是你喜歡曬太陽嗎?如果不喜歡,就得小心了。
(原文刊載於2021/9/15,更新時間為2022/8/30)
維生素D是人體重要的荷爾蒙,也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它可以協助調控身體的肌肉骨骼、免疫、心腦血管、內分泌、生殖、神經系統,與骨質疏鬆、癌症、高血壓、肥胖、不孕、憂鬱症等疾病息息相關。
愈來愈多的研究也發現,補充維生素D對癌症的輔助治療是有助益,例如《美國醫學會雜誌》研究指出,服用維生素D3(以下簡稱維生素D)補充劑,可以使晚期癌症(包括轉移性或致命性癌症)的發生率降低十七%。
不過,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韓吟宜指出三個關鍵因素——病人的身體狀況、癌症的複雜性、如何補充維生素D,決定了病人能否得到明顯的療效。
靠食物補充
不如透過皮膚轉化
維生素D就像金鐘罩,是唯一可以直接調控人體高達三千個基因的營養素。然而,想要維持體內足夠維生素D,縱使每天努力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高脂肪魚類(鮭魚、沙丁魚、鮪魚、鯖魚、秋刀魚)、蛋黃、奶製品、經日曬的菇類或黑木耳,也只能提供一○%到二○%的需求量,剩餘八○%需要陽光中的紫外線B,將人體皮膚中的膽固醇前驅物轉化為維生素D,也就是說,得靠曬太陽來補足。
但是你有每天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間,不擦防曬,讓身體四肢充分曝曬在陽光下十到十五分鐘嗎?韓吟宜說:「事實上,現代人的工作及生活型態,是很難做到曬足太陽,加上飲食不均衡,人體維生素D不足的發生率就相當地普遍,而且生活上的壓力,也會消耗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