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悶熱夏季,求治濕疹的患者就會增加。濕疹並非單一皮膚疾病,辨證複雜,中醫的處置會從藥物、生活習慣、飲食三方面同步著手。
天氣轉熱,門診中濕疹的病人愈來愈多。台灣夏季炎熱潮濕,天熱時食慾差,部分民眾反而會更想吃重鹹辛辣等重口味的食物,或吃大量冰品甜品,濕濁內生,進而誘發搔癢、起疹等皮膚症狀;冷氣過冷造成溫差過大、連日下雨濕氣重,往往也會使濕疹惡化,甚至癢到難以入睡,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品質。
濕疹並非單一皮膚疾病,凡反覆發生、伴隨搔癢、脫屑、紅腫等症狀的發炎性皮膚疾病,都可歸類為濕疹。急性期可能因發炎細胞在表皮層聚集,而出現皮膚外觀紅腫,伴隨發癢及滲出液。若未妥善治療則會出現皮膚增厚、脫屑等症狀。濕疹可能因接觸異物或過敏誘發,氣喘、過敏性疾病家族史、吸菸等都是危險因子,至於體重過重是否與濕疹相關則仍有爭議。
傳統中醫典籍中以「風」、「瘡」等名詞描述濕疹,治療時會依據病理機轉及個人體質用藥,患者能否配合忌口及作息調整,亦為影響治療速度及效果的關鍵因素,治療須三管齊下。
內外藥物:依病程調整
急性期:判斷風、濕、熱三者的輕重決定用藥。風重的特徵是病灶多且最癢的位置往往不固定,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會使用荊芥、防風、蟬蛻等。濕重,是皮膚病灶滲出的組織液偏多,伴有感染時甚至會化膿,常使用蒼朮、黃柏、白朮、茯苓、薏仁、澤瀉等清熱利濕。熱重,則有病灶色紅有灼熱感,搔癢易出血等症狀,常用藥物有黃連、青黛、敗醬草、苦參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