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COVID-19)疫情持續在全球肆虐,除了原始病毒株,傳染力更強大的變異株也來攪局,讓整體疫情更加嚴峻;自爆發1年多以來,各國無不祭出口罩令,為的就是要防病毒入侵。
不過,近來有最新研究顯示,大家最常戴的「外科口罩」,對新冠肺炎的防護力竟然只有10%,原因出在於一種「細懸浮微粒上」;對此,專家也建議另2款口罩能更有效阻隔病毒。
延伸閱讀: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一項驚人的最新研究顯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多數人最常戴的醫療用外科口罩幾乎不足以抵擋新冠病毒,其防護力只有10%。
這項研究來自於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報告指出,新冠肺炎在爆發初期,普遍認為病毒是透過呼吸、打噴嚏,甚至說話時的飛沫傳播;不過,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病毒會附著在比飛沫輕的氣溶膠(aerosol)中,持續懸浮在空氣中,形成「空氣傳播」。
主導這項研究的滑鐵盧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教授Serhiy Yarusevych表示,在室內無論是近距離還是遠距離,不管配戴什麼樣的口罩,對於阻隔病毒來說都是有幫助的;然而,針對「氣溶膠(aerosol)」的部分卻又是另一回事。不同口罩之間的差異相當大,「許多人戴的口罩並不適合他們的臉型,這會導致氣溶膠微粒通過人臉和口罩之間的多個縫隙進出傳播。」
Serhiy Yarusevych以外科口罩舉例來說,由於外科口罩無法完整覆蓋臉部,以及難以適合每個人的臉型,導致氣溶膠微粒有機會從縫隙中進出傳播,使得外科口罩的有效防護率僅有10%。
研究人員指出,像是布口罩和外科口罩等,最容易「漏氣」的地方正是與鼻樑接觸之處。
研究團隊建議,有兩款口罩針對氣溶膠微粒有最好的防護效果,分別是「N95、KN95」,其中,光是N95就能夠過濾逾50%的氣溶膠微粒。Serhiy Yarusevych表示,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醫生要戴N95口罩的原因,這能讓他們在工作時得到更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