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打疫苗後的副作用已成為全民話題,不少民眾也因此「婉拒」疫苗,其中血栓副作用讓人最害怕,在中醫看來並非無解之題,但必須因應不同病程對症下藥。
張小姐今早神情愉悅地走進診間,露出手肘、手臂光潔的皮膚,開心地表示皮膚瘀紅青紫的情況已完全改善。回想一周前,張小姐沮喪地坐在診間,自述日前打了AZ疫苗後,除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倦怠之外,更令她擔心的是,皮膚出現自發性瘀青,擔心是否與血栓有關。當下開立的處方是葛根湯合併黃連解毒湯,再加丹皮與赤芍。
國內發生率低於歐美
凝血功能異常仍別輕忽
最近,國內外皆傳出多起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誘發血栓、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的案例。以台灣為例,截至八月四日止,衛福部疾管署共接獲十三件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通報,六十八件血栓相關疾患通報。
對比歐美數據來看,台灣發生血栓比率較低,但不可否認的,新冠肺炎是一個特別容易引起凝血功能異常的感染症,更可能造成免疫失調、活化凝血,使器官受損,甚至衰竭。
所謂血栓,簡單來說就是血塊不正常地凝結在血管中,血液檢測項目中的「D-Dimer」即可知。血栓一旦產生,就可能會阻塞血管,無論在動脈或靜脈,都可能會產生血栓。如長時間坐在狹窄經濟艙中無法活動的「經濟艙症候群」,就是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常見的部位是下肢深層靜脈血栓和肺栓塞。下肢靜脈血栓常會造成患者單側腳痛、腳腫的情況;肺栓塞則會出現呼吸困難、咳血等症狀。至於動脈血栓則較具危險,隨著心臟收縮,血栓跑到腦部就有可能引發中風,跑到腎臟造成腎功能受損;另外,血管壁上膽固醇堆積造成斑塊,斑塊破裂產生血栓造成心肌梗塞,亦屬動脈血栓。
中醫可治療血栓症狀嗎?答案是肯定的!就張小姐的處方而言,葛根湯是中醫的經方,是太陽與陽明合病的方子,具有解熱鎮痛、抗過敏、抗凝血及改善頭部供血的作用,適用以惡寒、無汗、頭痛、肩頸腰背痛等症狀。尤其是葛根,能擴張冠狀動脈血管和腦血管,使外部阻力下降,所含的葛根素,更能抑制血小板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