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波疫情已造成不少台灣人民死傷,其中不少案例是到院前死亡或在家猝死,專家研判,可能是腦部神經受到侵犯引起的「快樂缺氧」所導致。
隱形缺氧俗稱「快樂缺氧」,是導致新冠肺炎患者突然死亡的原因,造成不少民眾恐慌、紛紛打探,如何才能警覺到自身或周遭親人可能「隱形缺氧」?
在談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之前,得先認識「缺氧」,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胸腔內科科主任鍾福財表示,缺氧指的是身體組織灌流量不足。
在臨床,許多慢性疾病都會造成缺氧現象,常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纖維化、肺動脈高壓、肺心症病等,病人會出現呼吸急促、吸不到氣、喘、心跳加快、皮膚發紺等症狀,當然也有一少部分病人因為身體代償機制,缺氧的症狀不明顯,也有猝死的風險。
隱形缺氧顧名思義就是病人無明顯症狀、不覺得喘,但血氧濃度低於正常值九四%。通常而言,以慢性疾病、年齡大於六十歲以上等族群較容易發生。
「指甲顏色」非判斷依據
鍾福財提醒,罹患新冠肺炎不應該只注意缺氧這件事,臨床上還是有許多病人是不會出現缺氧的現象。此外,若懷疑自己有新冠肺炎(如發燒、心跳過快、喘、嗅覺喪失、味覺喪失、頭痛等症狀)或住在熱區,曾經接觸過確診者,都應進一步做快篩、核酸檢驗(PCR檢測),才能早期發現、診斷、治療,如此才能發現是否有隱形缺氧,避免相關疾病造成的合併症。
網路上,出現「評估低血氧可利用觀察手指顏色」作為初步判斷的說法,鍾福財認為手指、指甲床、皮膚發紫、發紺多半出現在長期缺氧的病人,對於新冠肺炎引起的隱形缺氧,其症狀可能不是那麼明顯。
若想自行判別,利用「血氧機監測」是較為明確的方法。若血氧機偵測結果,血氧下降到九四%就應該通知醫師或送醫院。
鍾福財補充說明,目前政府對於新冠肺炎輕症或無症狀者都會安置在「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加強版」防疫旅館,有醫護人員可透過即時監測,若病人出現問題可立即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