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上班族的一日三餐,都在公司附近買個便當解決,也有越來越多業者以「銅板價」為號招,不斷下殺食物價格衝買氣。
但,你知道嗎?有菜有肉的便當卻不等於「營養」,不論雞腿或排骨,熱量都高得驚人。
若再加上配菜熱量高,不僅體重逐漸上升,健康也恐逐漸流失,未來勢必要付出更多醫藥費。
衛生福利部統計,2020年健保總額已達7526億元台幣,其中65歲以上占健保支出比例逐年增加,醫療費用占比從99年的34.4%到現在的38.75%,慢性病醫療費用占率更從39.9%攀升到47.9%,當中很多慢性病都是因營養不均衡所引起,造成健保沉重負擔。
財團法人中技社2019年針對高齡社會下健康照護的財務挑戰進行專題研究,研究結論就曾直言,控制醫療照護支出的關鍵,就是賦予國民健康試能及強調預防勝於治療。
然而,進一步爬梳醫療健保支出配置,每年花在公共衛生、預防醫學的資源卻不到5%,難以落實「預防勝於治療」。
今年相關單位已覺察問題,預計要從「預防醫學」著手,減少日後的醫療支出,據衛福部今年初拋出健保給付改革方案,將健保給付延伸至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領域。
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於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公聽會發言,指出慢性病除了戒菸、戒酒外,健康飲食為關鍵。目前衛福部已於2018年提出營養與飲食促進法、並送行政院,希望將各項促進健康的概念納入,讓飲食健康有條理,今年初行政院已列在優先法案。
健康飲食死亡率較低 醫藥費較低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潘文涵指出,國家衛生研究院曾有長達17年調查,將2000位的20~64歲國民依照食物攝取量優劣(包含魚、瘦肉、蔬菜、新鮮水果、牛奶與天然茶飲等項目)分組。
研究結果發現,飲食分數不同者,存活率顯著不同,營養均衡者死亡率明顯較低。
在這17年間,平均死亡率為15.6%,吃得較均衡、營養者死亡率平均為6.1%,較平均死亡率少9.5%。
潘文涵以2020年台灣20~64歲人口約1500萬人推估,均衡且健康的飲食能減少142.5萬人死亡。
至於飲食健康與醫療費用部分,結果顯示吃得不均衡,健保花費也較高。
潘文涵表示,研究顯示每人每年健保花費約20269元,均衡飲食組花費平均為15763元,低於平均4506元。至於吃得差的,每人每年健保花費約23000元,同樣以2020年20~64歲人口約1500萬人推估,均衡飲食能每年估能減少705億元健保花費。
身體衰弱5大徵兆 營養均衡是關鍵
潘文涵說,衰弱與失能為「老年症候群」現象,即便是年輕人或一生健康者都會遇到,通常病痛多者衰弱的速度特別快,年紀不大就容易進入衰弱與失能狀態。
衰弱與失能與肌少症呈現正相關,衰弱的五大徵兆就是體重減輕、耗竭、肌力弱、活動少、走路慢。
舉例來說,只要看見胖老人一夕間暴瘦,就是衰弱的症狀。
如果「手握力弱、步行速度慢、體重下降、感覺疲憊、身體活動量低」五大指標中,符合1~2項即為「衰弱前期」,若符合三項以上,符合「衰弱」標準。
潘文涵指出,一但進入失能或衰弱狀態,身體的機能就會退化很快,僅能盡量維持現狀,若是努力回覆還是有機會從衰弱狀態恢復,關鍵就在「改變生活型態」,透過改善體能狀態與均衡營養達到健康。
「衰弱症與微量營養素相關研究非常多,營養素缺乏項目越多、越容易衰老」。
據2014~2017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健康狀態國人每公斤體重攝取1.21公克,衰弱者則明顯攝取較少。言下之意,蛋白質攝取量不足者,則較容易衰弱。
健康調查也曾分析台灣衰弱長者飲食型態,發現衰弱者普遍攝取較多澱粉,蛋白質、奶類較少,蔬果與健康油脂也普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