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衛福部自二○○五年起推展「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強化四癌篩檢(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成效顯著。如子宮頸癌因一九九五年起健保補助抹片檢查,從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退居至第八位,並降低七成死亡率。
然而,隨著老年人口日增,癌症人口有增無減。根據健保署統計,一九年就醫癌患達七十五萬人,醫療支出總計約一一○八億點,其中第一名的肺癌,高達一六四億點。
在四癌篩檢之後,針對國人癌症之首的肺癌,衛福部是否有新的預防計畫、未來國家癌症防治計畫重點有哪些方向?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接受《今周刊》專訪,詳談在高罹癌時代,政府迎戰國人健康頭號殺手的部署工作重點,以下為其第一人稱的訪談內容整理:
目前「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已進入第四期,癌症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從○三年《癌症防治法》實施起的每十萬人口一四三人,降至一九年每十萬人口僅一二一人,死亡率下降十五.四%,可見我們的癌症防治有一定成效。
從預防著手 潔牙運動可借鑑
「我敢講教了一代就能改變」
我們有責任讓發病的人得到更好的照顧,能夠跟上新醫療、新科技,得到新藥物的照顧,但這長期下去不是辦法,醫療費用成長速度很快。如果從最前端的預防篩檢來做,效果愈好,後面的效益也更高,因此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提倡四癌篩檢。
四癌篩檢每年約做五百萬人次,其中一%、約五萬人測出癌前病變,約一萬人檢驗出罹癌。如果篩檢率再提高、篩檢更多的人,後續病人數的增加就會相對地遞延,這是效益最高的。我們在推廣篩檢時,發現本來就認同篩檢的人,時間到了就定期篩檢,但對於本來就沒有篩檢概念的人來說,這群人就不太會去做。
如何增加民眾篩檢比率,一直是挑戰,這涉及可近性、篩檢舒服的程度、方便性,要讓民眾知道會得到什麼效果,這些觀念從小教育,效果最好。
我是牙醫師,以前在做公共政策時,第一個推動的就是潔牙運動。我之所以敢講教了一代後就能改變,是因為我在做潔牙運動時,看到當時的小朋友長大後對於自身口腔的重視,和對下一代口腔的重視,基本的潔牙觀念自然而然就成型。而這個自然而然,其實會節省很多將來的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