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心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症 與腸道細菌有關 從「腸」護「腦」 養好菌勝過吃補吞藥

心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症  與腸道細菌有關 從「腸」護「腦」 養好菌勝過吃補吞藥
均衡飲食之外,也要注意影響腸道菌功能的情緒因素,如壓力、憤怒,想擁有健康腸道菌相,也得會放鬆。

楊雅馨

健康

達志

1253期

2020-12-23 16:43

腸道菌叢與免疫疾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癌症等有密切關聯。人如其食,你怎麼吃造就了你,下次吃東西前,記得先想想「肚子裡的腸道菌叢」。

你有沒有想過,你吃進去的食物究竟是在餵養了誰?「也許不是細胞,而是最先等在腸道內的細菌,這些細菌是很現實的。」長庚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教授賴信志說,人體的腸道細菌約有一百兆個,菌叢的組成攸關全身健康。

 

吃葷還吃素?均衡飲食

 

例如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氧化三甲胺,是因為腸道細菌分解紅肉中所含的膽鹼、肉鹼,再將膽鹼、肉鹼分解為三甲胺,透過肝臟酵素的作用轉變成氧化三甲胺,釋放至血液中。而長期高濃度的氧化三甲胺,將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換句話說,飲食習慣造就出不同的腸道菌相。賴信志說明,以往認為蔬果含有豐富微量元素,對身體有益;最近研究更顯示蔬果的膳食纖維,雖不會被人體吸收,卻能餵養腸道好菌,這些好菌與身體免疫、神經系統息息相關,甚至影響癌症患者對免疫治療的效果。

 

但不代表吃素比較好。「腸道菌叢愈具多樣性愈好,長期茹素容易缺乏維生素B12、鐵、胺基酸等,而這些是構成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重要元素,久而久之,反應會變得比較遲鈍。」賴信志強調,均衡多元的飲食才是打造腸道好菌的重要基礎。

 

此外,要避免過度油炸食品,油炸會破壞食物的蛋白脂、脂肪、醣類結構,導致營養素消失,產生如丙烯醯胺、雜環胺等致癌物質,經常食用等於讓身體處於長期慢性發炎的狀態。

 

而老一輩常說的:「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或許有其道理,特別是在過敏這一塊。免疫系統是複雜的動態系統,必須接觸各式各樣的食物、細菌、微生物等,才能充分發展對應能力,就像肌肉和關節平時需要承受適當的重力、肌力訓練才能更結實,因此,日常生活不要太潔癖,適當接觸方能降低過敏的機率。

延伸閱讀

常便祕是腸道腫瘤惹禍?醫師:別長期依賴軟便劑,就醫檢查慎防大腸癌
常便祕是腸道腫瘤惹禍?醫師:別長期依賴軟便劑,就醫檢查慎防大腸癌

2020-03-09

流感嚴重恐引發肺炎!抗病毒,免疫第一關在腸道
流感嚴重恐引發肺炎!抗病毒,免疫第一關在腸道

2020-02-10

用「吃」擊退大腸癌!營養師:天天補充1食物,加速排出致癌物、保護腸道超防癌
用「吃」擊退大腸癌!營養師:天天補充1食物,加速排出致癌物、保護腸道超防癌

2020-01-10

便祕不改,小心大腸癌上身!專家推薦:這9種食物常常吃,快速排出腸道毒素又通便
便祕不改,小心大腸癌上身!專家推薦:這9種食物常常吃,快速排出腸道毒素又通便

2019-09-27

遠離大腸癌!3招正確補充維生素D,提升腸道防癌力
遠離大腸癌!3招正確補充維生素D,提升腸道防癌力

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