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網路霸凌在身邊 預防勝過事後補救

網路霸凌在身邊 預防勝過事後補救
看到霸凌訊息,應不予以回應且不要重複看,採截圖、保留 訊息,並主動尋求好友、師長、主管等人協助。

楊雅馨

健康

ShutterStock

1249期

2020-11-25 15:15

資訊爆炸的時代,誰都有過在網路匿名發言的經驗,但你想過這有什麼後果嗎?一句「無心評論」都能是網路霸凌,除了帶來憂鬱,更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結局⋯⋯。

「你可知道多年前的一部電影《BBS鄉民的正義》?」雷亞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林子堯問道,劇中女主角李澄湘因被網友和同學網路霸凌,壓力大企圖跳樓並哭喊:「我要他們永遠記得,他們曾經用BBS殺死一個女孩子!」

 

網路霸凌範圍非常廣,舉凡透過電腦網路、電子通訊、社群媒體、手機簡訊、電子郵件等管道,散播負面訊息如誹謗、騷擾、恥笑或八卦等,造成特定人士或群體身心、名譽受到不良影響,讓對方感到極度痛苦,都可以泛稱為網路霸凌。

 

林子堯說:「網路霸凌與開玩笑有時候只差一線之隔,一旦超過那條合理的界線,造成對方明顯心理的不舒服,而你還不顧對方痛苦持續攻擊,這就是霸凌。」

 

匿名也有罪  應謹言慎行

 

面對網路霸凌,究竟該如何處理?林子堯認為,減少網路霸凌的傷害和社會影響可以分成三方面,分別是預防、介入和減傷三部分。

 

預防:加強宣導網路空間也是社會的一環,人際關係仍應有適當尊重、維持道德界線,在網路匿名謾罵極有可能觸犯《刑法》三○五條的恐嚇罪、三○九條的公然侮辱罪、三一○條的誹謗罪、加重誹謗罪。

 

此外民眾都應該有認知,在網路上發文時或在通訊軟體群組發言時,一定要想到說的任何話都有可能被截圖、錄音錄影而散播,用字遣詞上應謹慎。

 

「在門診,曾有學生在LINE群組,因為彼此熟悉,覺得都是好朋友,就暢所欲言、表達對某位同學的負面看法。結果對話被截圖外流,不僅與該位同學關係決裂,亦導致該生蒙受龐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焦慮症和憂鬱症現象,最後被家人帶來就醫。」林子堯認為事情應當防患於未然,否則「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文章限「訂戶專屬登入」閱讀,非訂戶會員需升級為訂戶
原官網會員請改用e-mail 做登入帳號,尚無今周刊帳號嗎? 立刻加入
延伸閱讀
手碰鍵盤就發抖!網美照片被惡搞 網路霸凌恐釀憂鬱症
手碰鍵盤就發抖!網美照片被惡搞 網路霸凌恐釀憂鬱症

2018-10-04

遭遇網路霸凌時  你可以嘗試做的幾件事
遭遇網路霸凌時 你可以嘗試做的幾件事

2017-06-27

伙伴意識其實也是霸凌的基本成因
伙伴意識其實也是霸凌的基本成因

2016-12-20

我們如何戰勝霸凌?
我們如何戰勝霸凌?

2016-06-09

「救狗遭記過」真相學生挾輿論霸凌老師
「救狗遭記過」真相學生挾輿論霸凌老師

201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