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質計酬,是以醫療品質和結果,作為支付醫療費用的依據,也就是『花錢買健康』;不像論量計酬,只是『花錢買服務』。」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解釋。
早在2001年,中央健保局(現改制為中央健保署)就陸續針對癌症、糖尿病、氣喘、肺結核等多項慢性疾病,推出論質計酬方案,長年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的乳癌,是最早試辦的項目之一,共有6家符合資格的醫院參與。
參與計畫機構品質高於平均 制度設計促使醫院治療一次到位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9年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1萬名婦女罹患乳癌、2千人因此死亡,相當於每天約31人罹癌、6人喪失性命;但從第0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高達95.7%可以得知,病患只要早期獲得正確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有極高機會完全康復。
所謂正確診斷,是以精準的檢查替癌症分期,醫療團隊再依結果制定適當的醫療策略。健保局設計的方案是,先針對各種「組合」定價,例如進行乳房保留手術加化學治療,給付金額將高於只執行外科手術。健保局會依參與醫院申報的「診斷與治療組合」,一次給付固定金額,即使病患復發,也不能重複申請健保給付;每年年底,健保局會統計病患整體存活率,若存活率高於預設標準,參與醫院還能獲得額外獎勵,高於標準愈多,獎金愈豐厚。
論質支付也確實提升了乳癌的醫療品質。根據國健署統計,2013到2017年,全國乳癌病患不分期的五年存活率為86.3%,但參與論質支付的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為89.9%。另一份針對1萬7千多名病患進行的研究也顯示,在論質支付計畫機構就醫的第0期到3三期乳癌病患,5年無病存活率為84.8%,高於在一般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病患的81.1%。
計畫好但涵蓋率低、進展太慢 健保署擬匡列更多預算、擴大適用
「論質支付的涵蓋率太低,是台灣在某些疾病照護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李玉春分析,由於論質支付經費仍出自總額預算,健保署為避免排擠其他項目支出,不敢貿然擴大實施,結果就是目前僅約7%乳癌病患參與論質支付,涵蓋率較高的糖尿病也僅5成5左右,成效因而大打折扣。
目前,健保署正研擬新增「糖尿病與初期慢性腎臟病共同管理」的論質支付方案。這項仍在徵詢各方意見的計畫,不再只強調絕對收案數,預計會把部分關於慢性腎臟病與糖尿病照護的重要品質指標,例如腎功能、蛋白尿、糖化血色素、低密度膽固醇等數值,列為獎補助標準。收案病患指標改善的比率愈高,醫院就能獲得較高獎勵。
醫療資訊揭露有優化空間 擬以疾病為單位公布表現較佳機構
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雖詳列出包括「出院後3日以內同院所再急診率」、「急診轉住院等候超過48小時比率」等數十項醫療品質指標,進一步以地區搜尋也能看到各醫院與地區、全國的比較。但相較於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網站上,能以個別醫院為主體,查詢包括「手術後產生併發症的比率」、「各種疾病的30日內死亡率」、「病患是否推薦這所醫院」在內的各項品質指標,台灣的資訊揭露顯然仍有優化空間。
對此,李伯璋表示,健保資料庫對於各醫院在不同疾病上的治療表現,例如特定癌症病患的存活率,都有全面性掌握,目前也正規畫以疾病為單位,公布表現較佳的醫療機構,並且邀請表現好的醫院分享治療經驗,建立全國性指引,「初步先用鼓勵方式,讓民眾更容易選擇,醫院也會更追求品質。」
從讓病患更加認識、重視「品質」,進而制定一套客觀且全方位的醫療品質指標,才能有效拓展論質支付的適用範圍,讓有限醫療資源產生最大效益。
▲在論質支付制度下,醫院會依專業判斷哪些檢查與治療最能有效治癒病患,可減少無效醫療造成的浪費。(攝影/劉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