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猝死,該做那些心臟的健康檢查呢?
最近名人猝死多,不管是門診,還是朋友聊天,我都反覆被問到這個問題,但想了一下,我覺得在我個人心目中(非治療指引),要預防猝死,除了腦中風以外,在心臟的部份要防範檢查3種疾病:心肌梗塞、致命性的心律不整、結構異常。
1. 心肌梗塞
危險因子引起動脈硬化,動脈硬化引起心臟病,心肌梗塞就如土石流,最重要的是水土保持,要注意三高、抽煙、運動、體重......。
至於動脈硬化,靠電腦斷層檢查心血管的鈣化指數、頸動脈超音波、週邊血管阻力....,至於塞的程度,就靠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的檢查了(沒有前面三高這些危險因子重要)。
2. 心律不整
靠長天期的心電圖檢查,像是7天、14天的心電圖,能順便測出呼吸中止症,或是異常血壓型態的會更好。
3. 結構異常
靠心臟超音波或是其他影像檢查。
年齡越大,健檢抓到異常的機會越高,但要是年紀輕輕的,就被抓到會致命性心律不整或是其他的不正常(機會非常非常非常的低),卻是最有價值的,反正是花自己的錢做的檢查。
所以綜合一下,如果我想預防猝死,除了三高這些疾病以外,我想我會做這3種不同類型心臟的健康檢查:
1. 心臟電腦斷層(鈣化指數比血管攝影更優先)
2. 長天期心電圖檢查
3. 心臟超音波
至於檢查頻率,電腦斷層鈣化指數一次篩檢後,久久才再做(不再做也不要緊),因為要回到用控制三高來預防。血管攝影因為有放射線的考量,最多最多3年一次;長天期心電圖就無所謂,還可以看治療前後的變化;超音波檢查如果沒有問題,就不太需要追蹤了。
作者簡介_洪惠風 醫師
心臟內科醫師,最得意的,是新光醫院曾有過三次的全院員工票選,都當選了優良醫師。曾出書「為什麼心臟病總是突然發作」「用我的心聽懂你的心」,也是報紙上的專欄作家,在Youtube上衛教影片過六百萬人次點閱。
本文獲洪惠風 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