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宥勝的老婆因「陣發性心室上心搏過速」開刀治療,術後特地買麻油雞為老婆進補。然而隨著微創手術的普及,術後傷口較小,再加上現代人營養充足,術後還得進補嗎?
老一輩的人常說,開刀後要喝鱸魚湯、吃豬肝,這其實是有道理的。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顯示,一百公克的鱸魚脂肪含量一.五克、蛋白質十九.九克及維生素A三○○IU等;一百公克的豬肝,脂肪有四.一克、蛋白質二十.八克、鐵十.二mg、鋅五.二mg及維生素A一二二○三IU,這些營養素都有助於修補身體組織、促進傷口癒合。
台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賴聖如說明,進補的定義為充足均衡營養及充分休息;馬偕醫院營養課營養師鐘政玲也提到,縱使微創手術的外顯傷口比起傳統手術小,手術過程還是得切開肌肉組織,術後的營養支持仍是需要。因此,不僅術後得進補,而且別只顧喝湯,各種湯品裡的肉(魚、雞、牛、豬、鴨等),也得同時吃下去,才能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倒是麻油雞裡的麻油屬於不飽和脂肪酸,多少會影響傷口復原,改為香菇雞湯會是較好的選擇。
減膽固醇 加植物性蛋白
雖說不同手術的術後,會有相對的飲食需求,還是有部分的共通點,一般而言,病人若沒有肝腎功能等問題,術後大多以均衡飲食為基礎的高蛋白食物,及避免攝取過多的油脂。
關於「均衡飲食」,讀者應該不陌生,指的是每天均衡地攝取六大類食物——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其中,豆魚蛋肉類及乳品類是(高)蛋白食物,「食用肉品前記得去皮,避免各種加工食品如丸子、香腸、肉鬆、火腿、火鍋料等。」鐘政玲進一步提醒,膽固醇多存在於葷食,在分量不變的原則下,不妨將部分動物性蛋白調整為植物性蛋白,如黃豆、黑豆、豆腐、豆乾、豆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