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專題/記憶衰退就是失智?要掛神經內科還是精神科?3步驟揪出失智症

專題/記憶衰退就是失智?要掛神經內科還是精神科?3步驟揪出失智症

林芷揚

失智症

達志

2018-07-24 16:32

洗完手忘記關水龍頭、講過的事情不記得、出了門就搞不清方向…當你發現年邁的爸媽出現不尋常行為,腦中閃過「糟糕!他會不會失智了?」的念頭,卻又不知道該看哪一科嗎?

除了記憶力衰退和認知功能障礙,失智症隨著病程從初期、中期、晚期一步步進展,將陸續出現不同症狀,需要不同專業的醫師協助。

 

第一次就醫時,若長輩的主要症狀是典型的記憶力衰退,此時只要是受過失智症相關訓練的醫師,都有能力判斷是否為失智,因此以一般科別來說,看精神科或神經內科都可以

 

不過,失智症的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約佔60%,其次是血管性失智症,約佔20%,分別有不同的特性;而精神科較擅長處理精神行為症狀,神經內科則對神經血管系統更專精,因此根據病情的不同,適合的科別也不太一樣。

 

精神科、神經內科專長不同

 

從神經科的角度來看,台北榮民總醫院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由於神經退化性疾病很多,有時不一定是阿茲海默症;假如長輩記憶力不佳,走路也有問題,可能是中風、帕金森氏症、常壓性水腦症或其他神經性疾病,此時建議看神經內科確認病因。

 

▲台北榮民總醫院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攝影/林芷揚)

 

從精神科的角度來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抱寰表示,如果是中度的阿茲海默症,約一半患者可能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精神科對這方面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就很有經驗。但若確診是血管性失智症,就會轉介給神經內科。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抱寰。(攝影/林芷揚)

 

 

當病人到了失智症晚期,將會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吞嚥等運動功能也明顯衰退,可能會需要使用鼻胃管;另外也可能因長期臥床導致容易泌尿道感染,此時病人最需要的是妥善的生理照護與內科合併症治療。因此,相較於精神科,神經內科內科醫師的角色就會更重要。

 

失智團隊整合專業、互相轉介

 

值得注意的是,每間醫院的制度不同,有些醫院還會設立記憶門診、失智症特別門診或失智症中心,整合各科專業。比如,台北榮總就設有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由神經科、精神科、高齡醫學科組成專業團隊,根據病人的需求互相轉介。

 

舉例來說,若病人服用多種高齡藥物需要整合,會轉介給高齡醫學科;若患者有嚴重精神症狀,則會請精神科處理。

 

那麼,第一次帶父母就醫,看診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診斷第一步:問診

 

王培寧提醒,家人平時就要記錄異常行為,像是迷路、搞錯時間等,並舉出具體例子,不能只告訴醫師「我媽記憶力不好」,醫師還需要知道是如何不好、在哪些事情的表現不好、何時發生、發生多久等。

 

同樣是記憶力的問題,但「看到人想不起名字,過幾分鐘後才想起來」的情況就和「上午才說過的話,下午就否認自己講過」是完全不一樣的,必須明確描述讓醫師了解。

 

王培寧補充,家屬還要說明長輩平日服用哪些藥物、有哪些慢性疾病、生活作息如何、有無重大打擊(如:喪偶)等,以便醫師診斷。倘若患者的失智與情緒有關,優先治療情緒問題,失智就有機會改善。

 

診斷第二步:認知功能檢查

 

醫師問診之後,如判斷有可能為失智症,下一步會請患者接受認知功能檢查。陳抱寰說明,臨床上診斷失智症常用的檢查工具是「簡易心智量表」(MMSE)「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前者是直接檢查病人的認知功能,後者則是評估患者的生活功能。

 

 

 

醫師會將這兩個檢查結果相互對照,判斷是哪一種類型的失智症,也可作為失智症嚴重度的分級依據。

 

診斷第三步:腦部影像與抽血檢查

 

確診失智症後,醫師會進一步找出病因,主要會幫病人做腦部影像檢查、抽血檢查,前者以電腦斷層掃描(CT)為主,可觀察腦部神經結構,包含有無退化、中風、腫瘤、水腦等情形。假如病情特殊,則可能針對特定部位再做磁振造影(MRI)檢查。

 

抽血檢查則能確認失智原因是否與梅毒、甲狀腺疾病、缺乏葉酸或維生素B12等情形有關,相較於神經退化的阿茲海默失智症無法復原,這些病因治療之後可能改善失智症狀。

 

 

陳抱寰表示,若檢查發現腦部有許多血管病變血管性失智症的機會就很高;若沒什麼血管問題,抽血也沒有異常,通常就是阿茲海默症。不過,也有些患者屬於混合型的失智症,確切結果有賴醫師判斷。

 

延伸閱讀

專題/針灸、中藥效果超好!中醫師教你遠離失智
專題/針灸、中藥效果超好!中醫師教你遠離失智

2018-08-07

才60歲也會失智?出現這些症狀,恐是年輕型失智症
才60歲也會失智?出現這些症狀,恐是年輕型失智症

2018-08-03

45歲上班族獨力照顧臥床母親 工作家庭兩頭燒的滋味
45歲上班族獨力照顧臥床母親 工作家庭兩頭燒的滋味

2018-08-02

專題/失智症分幾種?有哪些症狀?遠離危險因子就能預防
專題/失智症分幾種?有哪些症狀?遠離危險因子就能預防

2018-07-31

專題/以為只是健忘 沒想到是失智前兆?一張表自我檢測!
專題/以為只是健忘 沒想到是失智前兆?一張表自我檢測!

201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