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其實蘊含著很大的力量,有助預防和延緩失智症,可說是最安全輕鬆的保健方法。雖然輕度認知障礙並非失智症,但也不是正常的健康狀態;各位不妨確認自己或家人是否出現以下五種情形。若五點皆符合,即代表罹患輕度認知障礙。輕度認知障礙的健忘,比較接近老化所引起,而非失智症的影響。
雖說輕度認知障礙是失智症的前兆,但不代表一定會發展成失智症。約有一半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在未接受治療的情況下,到最後也沒有轉變成失智症。不過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另一半患者中,每年以一成二到一成五的比例轉移成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正因如此,輕度認知障礙才會被認為是失智症的前兆。
輕度認知障礙,有機會轉為失智症
雖然輕度認知障礙並非失智症,但也不是正常的健康狀態;各位不妨確認自己或家人是否出現下列五種情形:
1. 患者(家人)經常表示自己忘東忘西
2. 除了健忘(記憶障礙)之外,所有認知功能都正常
3. 可自理日常生活
4. 到醫院檢查過,醫生認為不是失智症
5. 有嚴重的記憶障礙(記憶功能衰退、記憶力低下),無法以年齡或教育水準來解釋。
若以上五點皆符合,即代表罹患輕度認知障礙。輕度認知障礙的健忘,比較接近老化所引起,而非失智症的影響。
雖說輕度認知障礙是失智症的前兆,但不代表一定會發展成失智症。約有一半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在未接受治療的情況下,到最後也沒有轉變成失智症。不過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另一半患者中,每年以一成二到一成五的比例轉移成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正因如此,輕度認知障礙才會被認為是失智症的前兆。
在失智症前兆階段,可用飲食和運動積極預防失智症
最近研究發現,只要適時治療輕度認知障礙,就能預防失智症或延緩發病。感覺自己狀況有異時,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生的協助。
經過專業醫生問診並進行記憶測驗後,若懷疑罹患輕度認知障礙,會再利用單光子放射斷層掃描檢查大腦血液流量,並用正子斷層掃描確認大腦活動狀況。這些原本都是失智症的例行檢查工作,在此階段則能用來確認病情是否已發展成失智症。
當醫生認為患者已經罹患失智症,會依照失智症的治療方法進行藥物療法;若覺得病情還不到失智症那麼嚴重,則透過改善飲食內容、加強運動與充分睡眠等方式,調整生活習慣。多與他人交流溝通,從事有利於大腦活動的興趣,積極預防失智症。
失智症的3大治療處方:藥物、復健、陪伴
診斷出失智症之後,就要開始治療。治療方法會受到原發病的影響,基本上是以藥物療法、復健與家屬(看護)支持為失智症的治療主軸。
目前仍無根治的藥物,以減緩症狀為主
近年來失智症的研究蓬勃發展,雖然有效延緩失智症、避免大腦功能衰退的藥物陸續登場,遺憾的是,可以完全治癒失智症的藥物仍未出現。目前使用的藥物分成兩種,分別是直接針對失智症發揮效用的藥物,以及以緩和症狀為主的對症療法藥物。
此外,出現徘徊、幻覺、焦躁不安等周邊症狀時,醫生也會開立抗憂鬱藥、鎮靜劑與抗焦慮藥物穩定病情。不過,這些藥物對於改善記憶障礙、定向感障礙等核心症狀沒有任何效果。
由此可見,光靠藥物治療無法減輕失智症所有症狀,有助於活化大腦的復健也是極為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大腦天生就能利用其他部位彌補喪失的功能,有助於活化大腦的復健治療可延緩失智症病情,恢復喪失的能力。
復健包括簡單的計算、寫字、讀音、回想療法(描述過去快樂的記憶)、音樂療法(合唱、合奏、打拍子等)、藝術療法(繪畫或勞作)等方法,開心復健、同時刺激大腦,有效改善失智症。
最後,家屬的支持絕對不可或缺。無論服用何種有效藥物,或開心地復健,若沒有家屬支持就無法確實發揮效果,家屬支持度與環境,會大大影響失智症治療。當患者一再出錯,千萬不可指責,應確實了解失智症是什麼樣的疾病,陪伴在患者身邊,營造開心生活的環境,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吃對食物,就能減緩失智症的進展
已經罹患失智症的患者千萬不要就此放棄,學習正確的營養知識並吃對食物,就能減緩失智症病情加劇。
二○○九年,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詹姆士‧約瑟夫(James Joseph)博士等人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
實驗小組在高齡成鼠的飲食中添加核桃,改善了運動障礙和認知障礙,因此認定核桃中所含的Omega-3脂肪酸、多酚等各種抗氧化物質,是導致這項結果的原因,人類每天只要吃七到九顆核桃就能獲得相同效果。
此外,美國辛辛納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羅伯特‧克里柯里安(Robert Krikorian)博士,他將罹患輕度記憶力衰退的受驗者分成兩組,讓其中一組每天飲用藍莓汁長達十二週,另一組喝假果汁,結果發現飲用藍莓汁的實驗組記憶力獲得改善。這個實驗結果證明,藍莓中所含的多酚與花色素苷等營養素,確實能有效改善失智症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