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財委會進行美國對等關稅對台灣影響報告,有立委提到去年對美進口前30大貨品與我國進口稅率,其中,保健食品關稅為30%,是否調降?
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財政部與經濟部產發署持續有聯繫,目前方向是部分產品分年、分階段逐步調降,但項目還要產發署提供。
立院財委會,27日針對「因應美國川普政府對等關稅策略與我國被列入骯髒15國名單,我國政府財經相關單位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
立委羅列去年度美國進口前30大貨品及我國進口稅率,其中排序第一的其他未列名食物調製品,進口值新台幣66億元,我國進口稅率30%,其次是冷凍雞腿及雞翅進口值83億元,稅率20%,第三為其他車輛,僅具有電動機動力者,進口值147億元,稅率17.5%,認為在對等關稅下是否調降?
其中第一項保健食品部分,立委提供資料指美國進口占51%,美保健食品關稅僅0-10%。經濟部允諾會調降,但內部還需研議。
經濟部過去報告提到,對國內製造端,應協助建立完善的產業經營環境,如適度鬆綁國內食品管理相關法規等;對進口端,則採分階段逐步調降的方式,比如分5年由30%降至20%。
相關新聞:
一顆維他命比美國貴3倍!關稅抽30%竟比香菸更高?台灣保健品千億市場背後亂象解析
本文授權自工商時報,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