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再掀「普發現金、還稅於民」議題,主張要全民普發1萬元或6000元,部分媒體更言之鑿鑿即將實施。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周二(3/25)直言,編製預算是行政院職責,立法院的是審議預算,若立法院用任何法律、法案侵犯行政權,就違背《憲法》規定與精神。
除行政院、財政部已多次公開表達不支持如此普發現金或將之法制化,對於部分報導指主計總處預計今年8月底送出「115年中央總預算案與附屬單位及綜計表」,亦即最快可於9月普發現金1萬元,主計長陳淑姿3/24於立法院答詢時,直截了當地表示「不可能」。
事實上,網路上也有不少年輕人的聲音,認為不該普發現金,而是將錢投入勞健保補洞,才能讓年輕人在老後能不用擔心破產問題。
根據勞動部最新精算結果顯示,勞保保費收支持續呈現逆差,但透過勞保基金的投資收益、政府持續撥補,終於讓基金水位在2024年底達到1兆1002億元,破產年限從2028年推遲至2031年,但並未讓破產危機就此解除。
此外,醫界也不挺如此普發現金,並認為宜將超徵的稅收,用於撥補健保基金至少500億元,以減緩健保財務壓力、避免調漲保費,增加民眾壓力。
藍白齊推修法普發現金 發1萬元、6000元沒共識
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於本會期盯上「超徵稅收」,並主張要透過修「預算法」等修法的方式,將普發現金法制化,認為應以「普發現金」來「還稅於民」。
其中,國民黨團針對《預算法》提出3版本草案,其中賴士葆、王鴻薇、羅明才等20人所提版本,主張當「超徵金額達當年度預算編列數120%時,應辦理普發現金」;王鴻薇、賴士葆、黃健豪等26人所提版本,則主張「超徵金額逾3000億元時,應優先辦理普發現金」。
前兩版本均主張透過普發現金方式處理「超徵稅收」,僅林德福、楊瓊瓔、顏寬恒等20人所提版本,主張應明列優先辦理事項,包含減少特別預算與中央舉債、照顧經濟或社會弱勢,以及挹注勞保、國保、健保與公務員退撫金。
至於民眾黨的主張,則是由該黨黨團在3/25提出「因應通膨強化社會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要求將超徵稅收優先用於償還國債,其次為強化社會韌性,包括用於撥補健保,最後則用於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
卓揆重申憲法職權份際 反對立法院屢次侵犯行政權
對此,卓揆周二在立法院受訪時被問及此題表示,依照《憲法》規定,編製預算是行政院的職責,立法院是審議預算,立法院用任何的法律、法案來侵犯行政權,就違背《憲法》的規定與精神。
卓揆表示,對於《預算法》(修法),他認為是野黨屢次不尊重《預算法》導致的結果,如果再用這麼一致(的修法方式),會如同過去一樣,就是讓這個錯誤屢試不爽,對行政院而言,行政權已被侵犯。
卓揆也指出,政府當然認為透過國人努力,讓全體社會發展起來、商業活動熱絡,努力成果應該是由國人所共享,但他認為共享的途徑應經過合理規劃、詳細計算,而非用一個法律將之固定化之後,讓政府財政失去彈性與因應能力,這絕非國家長遠發展之計。
卓揆強調,當(稅收)實徵數超過預算數、歲計賸餘有所增加時,政府會用衡平的方式,自然會依國家需要、社會發展及人民最該幫忙的部分,在預算上面展現出來,「但不容許立法院用一個法令把它定住了,那將來我們將寸步難行。」
部分媒體頻指普發現金已成定局 主計長:沒有這樣說
至於近期許多媒體屢次報導言之鑿鑿地指「普發現金」已成定局,民進黨立委李坤城在3/24於立法院財委會詢問,當天有報導指主計總處預計8月底送出「115年中央總預算案與附屬單位及綜計表」供立法院審議,代表最快9月就可領到普發現金1萬元,「是否真有此事?」
主計長陳淑姿直截了當地表示「沒有這樣說」,是否要普發現金,需由行政院長決定,目前已在執行114年度預算,且15年預算仍在籌編中,「不可能」在9月發現金。她表示原則上不支持普發現金常態化,且此做法也不可行,若如此修法,會使政策執行失去彈性。
政府撥補逾3000億元、投報率提高 僅能推遲勞保破產年限
況且,根據勞動部1月底最新公布三年一度的「勞保財務精算報告」顯示,勞保保費收支差異持續出現逆差,但透過勞保投資收益及政府撥補,基金水位已在去年底達到1兆1002億元,破產年限從2028年推遲至2031年。
進一步分析,儘管透過政府近年持續撥補逾3000億元,加上勞保基金投報率,由前次精算的4%上調至4.5%,雖讓勞保破產年限向後推遲,但因2023年底的勞保潛藏負債已達13.2兆元,較前次精算暴增29%、近3兆元,顯示勞保財務黑洞仍持續加速擴大。
醫界聯合聲明反對「普發現金」 盼撥補健保至少500億元
此外,包括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護理師護士公會、台灣醫院協會等11個醫界團體,也曾在3/11發表聯合聲明,反對藍白普發現金的提議,並認為與其如此單次普發現金給民眾,不如將超徵的稅收用於撥補健保至少500億元,以減緩健保財務壓力。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估算指出,其中成立癌症新藥基金需要100億元、罕病基金也需要百億元起跳,且撥補健保基金,若補愈多,才能不調漲健保費,若依據近年每年平均撥補約200億到250億元規模計算,起碼得撥補健保500億元。
相關新聞:
「普發一萬」最快9月發放?主計長曝光可能進度!政院強調不支持制度化:超徵稅收應優先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