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62)
台灣政壇很少人像施明德一樣,能贏得不同意識形態支持者的敬重。
這個畢生為台灣民主奮鬥的浪漫革命家,二○二四年一月十五日因肝癌病逝,結束轟轟烈烈的一生。當天,正好是他八十三歲生日。
施明德是台灣自黨外運動到民主化過程最指標性的人物,人生三度以政治犯身分進出監獄,兩次與死刑擦身而過。
(今周刊1462)
台灣政壇很少人像施明德一樣,能贏得不同意識形態支持者的敬重。
這個畢生為台灣民主奮鬥的浪漫革命家,二○二四年一月十五日因肝癌病逝,結束轟轟烈烈的一生。當天,正好是他八十三歲生日。
施明德是台灣自黨外運動到民主化過程最指標性的人物,人生三度以政治犯身分進出監獄,兩次與死刑擦身而過。
早在一九七九年,擔任美麗島事件總指揮的他,就在軍法大審期間寫下六萬字政治遺囑,不計生死捍衛理念。縱使身陷囹圄長達二十五年,他從未停止發聲,曾為了抗議政府,在獄中宣布無限期絕食,遭強制灌食逾三千次。
作為革命先行者,施明德被譽為「台灣曼德拉」。但不同於曼德拉成為南非總統,施明德選擇做永遠的反對黨。前總統陳水扁任內爆發貪汙弊案時,曾為民進黨主席的他,更帶頭發起百萬紅衫軍倒扁運動,要求昔日戰友下台。
走過蔣家、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和蔡英文執政時期,施明德始終堅定站在當權者的對立面,從未放棄監督。
做好無數次殉道準備的他,在當今民主化的台灣安然離世。但就像施明德女兒所說,「他沒有忌日,只有生日。」他一生所捍衛的精神和價值,會在這個世界播下種子,長長久久地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