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新制有助降低民眾疑慮 只怕建置進度更慢 光電環評擴大適用 業界籲平行審查加速

新制有助降低民眾疑慮  只怕建置進度更慢  光電環評擴大適用  業界籲平行審查加速
環境部參考日本,未來山坡地達一定規模的光電案場須送環評。圖為日本案場。

陳子萱

政治社會

攝影/陳睿緯

1459期

2024-12-04 10:45

今年底光電環評新制上路後,在環境敏感區、山坡地達一定規模的案場都將適用。

雖然新制有望促進社會溝通、降低疑慮,但若沒建立明確環評標準,恐拖垮審查進度。

在山坡地規畫光電案場非常困難,要避開優良農地,坡度超過三○%要排除。為了做水土保持,每公頃成本要增加一千萬元……。」一名外資光電業者細數著開發困境,面露難色。

 

在台灣施作光電案場的業者,有個不成文的默契,就是幾乎不鎖定山坡地,除了選址困難,須砸下重本做好生態防護、水土保持工程,政府態度也是關鍵。「如果政府一開始就不支持,業者努力半天,可能又被打回票。」這名業者感嘆。

 

原本就不易施作的山坡地案場,如今隨著一道環評新制上路,未來要鋪上光電板,更是難上加難。

 

新制瞄準環境敏感區位

 

六月,環境部公告修訂《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擴大光電環評的適用範疇。

 

依原有標準,光電案場無論規模,只有位於內政部國土署公告「重要溼地」內,才須進行環評。相較於離岸風電案場全數須環評、陸域風機距離建物五百公尺內、水力發電容量達二十MW(千瓩)以上須實施環評;光電標準確實較為寬鬆,二○一○年推行至今,環境部未審過任何一件光電環評案。

 

然而,近年包括台南七股光電案、屏東台糖造林地擬規畫兩百公頃土地「砍樹種電」等,都引來環境相關疑慮。在環保署環評委員連署提案要求檢討、朝野立委共同監督下,環境部六月端出新規,瞄準環境敏感區、山坡地進行管理,盼兼顧光電開發與環境保護。

 

這項光電環評新制,部分是參考鄰近光電大國日本的作法。適用光電環評的範圍,除了新增自然保護區、特定農業區等環境敏感區位外,在山坡地設立裝置容量達二十MW或面積十五公頃以上的光電案場,也須交由中央環評。

 

環境部環境保護司司長徐淑芷說明,日本不分平地或山坡地,光電案場達四十MW就須環評;由於台灣國土面積更小,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標準須較嚴格,環境部與經濟部討論後,決定以山坡地二十MW為準,換算面積約占地十五公頃。

 

法規修正預告期已在八月底結束,預計今年底將正式上路。

 

經濟部《能源用地白皮書》主筆、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鄭安廷分析,依照未來《國土計畫法》的標準,「再生能源相關設施」達五公頃,就是具規模的開發案,須向縣市政府辦理「使用許可」。環評新制以十五公頃為門檻,加上山坡地屬於較敏感地帶,開發可能涉及砍樹、整地、水土流失等問題,與平地相比,確實需要較嚴格的管制。

 

況且,他認為光電環評功能不僅是環境評估,還包含重要的「社會溝通」意義。

 

鄭安廷觀察,近年各地光電爭議,除了環境生態問題,更關鍵的是地方民眾能否充分參與案場設置的討論。比起業者自辦的地方說明會,透過政府部門主持、相對具公信力的環評程序,更能讓民眾多一分信任,或許更有機會降低地方疑慮。

 

其實,業者也非全然反對環評新制,只是過去八年來,政府部門不斷祭出綠電新規,政策端的不確定性,嚴重拖累整體建置進度。

 

光電環評新制年底施行 增加社會溝通 ——光電案場開發流程新增環評

 

業者籲確立標準以免做白工

 

舉例而言,二○二○年間,內政部先是修正《海岸管理法》標準,要求業者在特定海岸區須申請許可函;農委會接著關閉兩公頃以下農地種電大門,引爆「七七事變」;經濟部又要求業者做出流管制……,政策朝令夕改,讓許多規畫中的案場胎死腹中。

 

  • 出流管制:為避免開發造成周遭區域淹水,地面型光電達2公頃以上,業者須提交計畫書至地方政府審查,取得出流管制同意函才能施工。

 

「新法也許是良策,重點是怎麼執行。一直以來我們看到的,就是政府沒有執行能力!」一名外國綠能廠商氣沖沖地說。

 

他舉例,四年前經濟部推出新規,要求光電案場做出流管制,上路前曾拍胸脯保證「整個流程不會超過三個月」;結果實際交由地方政府審查,取得一張同意函至少要跑五到十個月,開發時程大受延宕。

 

如今再加上環評程序,他推估,一個二十MW案場從申請到完工,至少五年起跳,「現在是只有『法』,沒有『規矩』,政府每次都先頒布新法,才發現執行面有問題。」他認為,未來每個申請程序都應建立基本時間表,超過時限要有監督追蹤機制,避免業者被行政程序拖累進度。

 

尤其在台灣,光電環評審查史無前例,未來要確保制度順利運行,政府應先做好相應配套。

 

一名光電公司董座分析,生態敏感、水土保持和地方協調補償,應該是未來光電環評的三大重點。他建議環境部針對重點項目,從科學數據研擬標準化指標,提供環評計畫的審查樣板及簡易表格,以利業者遵循,避免標準不明,造成日後反覆補件。

 

「畢竟光電案場不像蓋房子,設置在山坡地上不太會有重大的滑坡災害。」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某位理監事強調,業者在前期規畫案場時,本來就會經過生態顧問公司、水保技師等專業評估,環評可以更強化相關標準,只要有具體依循指標,業者絕對願意配合。

 

依照環境部說法,新規上路後,只有「新申請案」適用環評,不溯及既往。據經濟部能源署統計,截至十一月底,「已受理、但尚未准予籌設」的地面土地變更型光電案場共十二案,當中有兩案設置在山坡地、逾十五公頃,未來必須進行環評。

 

受影響案場乍看不多,但不少正在收地、規畫階段,尚未正式送件的案場,均是潛在受影響者。

 

應從全國尺度、跨部會協調

 

除了要建立明確的環評審核標準,如何增加後續審查效率,也是業者關注重點。

 

新制上路後,光電業者須先通過環境部的環評,才能取得地方政府同意函,再向經濟部能源署申請電業籌設許可。

 

為加快行政效率,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建議,目前《海管法》、出流管制等審查,都能與電業籌設許可申請同步進行,未來環評也應比照辦理,與電籌平行審查,避免「一關卡一關」。

 

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民進黨立委林淑芬則建議,經濟部應更積極針對光電提出政策環評,在訂定光電建置的總量管制前提下,從政策源頭、全國尺度來檢視,哪些地區屬於生態敏感區,由跨部會協調,篩選出適合規畫案場的區位,「因為這不是一個業者有能力去做的事。」

 

  • 政策環評:將環境因素納入光電政策審酌,經環評程序諮詢各界意見,最後由環境部產出諮詢性質的建議報告。

 

面對外界的建議,環境部抱持正面態度。徐淑芷認為,光電確實不像工廠會排放汙染物,環評應該「相對單純」,只要業者對於環境衝擊、地方影響做好因應對策,「理論上不難通過。」

 

對於光電環評標準,徐淑芷則透露,未來可能會參考漁電共生已有的環社檢核框架,也會審酌能源署和工研院相關研究,找出光電板應距離民宅多遠,才能避免低頻噪音、反射光線等科學數據,作為參考。但如同離岸風電的環評,光電也需實際審查幾個案子後,才更能聚焦共識、明定標準。

 

  • 環社檢核框架:經濟部明定地方溝通、水質維護、除役規畫等項目,並設計為自評表,也公告填寫範本供業者參考,以利完成審查。
     

「現在各界是拿著顯微鏡在看光電開發。」鄭安廷坦言,比起生態衝擊更高的坡地住宅,具有回復原土地利用可能性的光電場反而受到更嚴格檢視,監督比例失衡。或許透過環評,可替業者建立與社會對話的公開平台。

 

光電納入環評立意良善,若推動得宜,有助提高民眾對光電的信任。不過政府須盡快確立審查標準、提升效率,別又自己搬塊大石頭,擋在能源轉型的路上。

延伸閱讀
新制有助降低民眾疑慮  只怕建置進度更慢  光電環評擴大適用  業界籲平行審查加速
新制有助降低民眾疑慮 只怕建置進度更慢 光電環評擴大適用 業界籲平行審查加速

2024-12-04

光電產業和農民爭地怎解?這公司抓住問題痛點…謝金河:成立30年終於轉盈,股價爬上百元
光電產業和農民爭地怎解?這公司抓住問題痛點…謝金河:成立30年終於轉盈,股價爬上百元

2024-11-27

這家公司股價從30元漲到123元,原來是浮動式太陽光電板加持!董座喊話如何不缺電?這招搞定
這家公司股價從30元漲到123元,原來是浮動式太陽光電板加持!董座喊話如何不缺電?這招搞定

2024-11-25

上市光電老董被當「盤子」宰!砸2200萬買明清古董,鑑價只值35萬…氣炸提告「賠償金額」出爐
上市光電老董被當「盤子」宰!砸2200萬買明清古董,鑑價只值35萬…氣炸提告「賠償金額」出爐

2024-11-17

「光電案場汙染環境」汙名,光電產業遭遇前所有困境…蔡佳晋籲:光電能助農、興農,以環社檢核取代環評
「光電案場汙染環境」汙名,光電產業遭遇前所有困境…蔡佳晋籲:光電能助農、興農,以環社檢核取代環評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