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一度同意替診所藥師「加薪」,讓藥師公會炸鍋反彈,引爆醫藥大戰。
藥師公會主張不該以制度鼓勵醫院、診所聘請藥師,應全面釋出處方給社區藥局;
醫界則認為醫院、診所藥師的功能,無法完全被社區藥局取代,雙方難有交集。
為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議,《今周刊》發起調查,發現根據民眾領藥經驗與需求,台灣社會短期內並不具備全面實施「單軌制醫藥分業」的客觀條件。
八月下旬,健保署一紙「調漲診所藥師調劑費」的會議結論,引發醫藥大戰,烽火延燒至今逾三個月,醫界、藥界互不退讓。在雙方角力下,如何確保患者用藥權益,成為大眾關注的命題。
調漲診所藥師調劑費爭端的緣起,來自醫界在今年五月的一份提案。
近年受新冠疫情紅利加持,社區藥局擴張快速。據衛福部統計,二○一九年到二三年間,全台社區藥局多了七五八家、在社區藥局服務的藥師數也大增近一七○○名,總數突破一.四萬;同期間,基層診所也增加五百多家,診所藥師數卻逆勢減少,僅剩八六○○多名,相當於每一.四家診所才有一名藥師。
社區藥局祭出高薪搶才,使得愈來愈多診所聘不到藥師,醫師看診後只能釋出處方箋,讓患者自行到健保特約藥局領藥。站在醫界角度,「兩站式」的領藥服務既不便民,也容易發生患者到社區藥局領不到特定藥品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