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你們選擇的和平之路」
民主自由憲政體制是共識
開場第一題,來自桃園大華中學學生的提問,內容就相當辛辣。
當主持人Sandra念出:「請問總統是否能帶領國家走向和平,不戰爭?」全場兩百多名高中生一陣驚呼,等著看總統怎麼接招。賴清德在台上先是打趣說,「這是不是故意抽的?五百多個問題,第一題就抽到這個?真是大哉問!」
接著他很快收起笑臉,面對嚴肅的兩岸議題,他重申五二○就職演說的論述「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賴清德強調,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應該積極追求和平,不管是俄烏戰爭、以哈衝突、南北韓衝突或兩岸紛爭,都要和平解決,「和平才是我們的選項。」
不過,務實的他也直言,台灣對於和平要有「理想」,但不能有「妄想」,若國家採取的和平之道不切實際,不只難以獲得和平,還可能引來戰爭。話鋒一轉,他當場舉國內三個主要政黨的和平主張,反過來問高中生:「如果你們是總統,會採取哪一條路徑?」
他現場化身「賴老師」,提出三個方案,請支持的學生舉手。第一個選項,簽訂和平協議,仿效西藏模式,不堅持主權——高中生面面相覷、無人附和。第二個選項,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原則,如港澳模式,台下仍然不為所動。
當他拋出第三個選項,堅持主權及民主自由憲政體制,前途由二三○○萬人決定,同學終於接連舉起手,成為在場高中生最大共識。賴清德見狀欣慰地說,「你們選擇的和平之路,就是我當總統要走的道路。」他希望大家一起團結堅定往這個方向走,話一說完,全場響起掌聲。
不只敏感的兩岸議題,高中生也關心內政運作。
網路上來自建國中學學生的提問,直接挑戰「學長」賴清德:要如何解決朝野惡鬥的失序問題?又一記猛烈質問,讓賴清德差點招架不住,直問「這真的是學弟提出來的嗎?顯然是大義滅親啊。」引來現場一陣爆笑。
「我認為,解方就是民主。」賴清德思忖了一會兒,坦言朝野紛爭的確不容易解決,民主社會必須尊重民意,每位民意代表和首長背後都有民意基礎。但他也強調,不論執政或在野,台灣必須建立國家利益高於政黨利益的政治文化,即使是朝野攻防,政黨利益也不能凌駕人民利益之上。
他更藉此機會教育,民主除了民意監督,更重要的是憲政體制,行政、立法、司法各有權責,若政黨攻防能遵守憲政分際,自然有機會化解衝突。賴清德也直言,新國會今年二月開始、新政府則在五月上任,「一開始磨合是難免,我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彼此會更了解各自的責任和界線在哪。」
論壇舉行當天,正值世界棒球十二強賽,當晚就是國人最期待的「台日大戰」。在巴黎奧運落幕後,全民瘋運動潮流不減,台北市大同高中學生就詢問,總統對於台灣體育活動的發展有何看法?

總統賴清德在青年論壇上,直面來自網路和現場的高中生提問。(攝影/蕭芃凱)
談到體育就眼睛發亮
總統提運動部三大發展面向
「這就問對人了,我很喜歡體育!」一聽完提問,賴清德瞬間眼睛發亮。他分享自己喜歡打籃球、棒球,雖然身材不夠高、速度也不夠快,無法成為出色的運動員,「但我可以在運動員背後推動一些事情。」
賴清德回憶,擔任台南市長期間,他就自許為「棒球市長」、「體育市長」,當時盤點市內選手的優勢項目、補助選手訓練,也為教練開設更多穩定職缺;而在行政院長任內,他提出「黃金計畫」,栽培精英選手,近年已經體現在亞運、奧運的亮眼成績上。
「現在我當總統,還要成立運動部。」賴清德提出願景,未來運動部至少有三大面向。
首先要推廣全民運動,打造更多的社區運動設施,讓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能投入一項運動;第二是協助職業選手,以運動科學、科學技術栽培運動員;最後則是發展運動產業,讓年輕人不只有機會站上競技場,未來更能持續投入相關產業。
在一連回答七個網路提問後,主持人也開放現場舉手提問,只見高中生爭相拿出手牌歡呼,搶著吸引賴清德目光,幾乎快掀翻整個屋頂。
幸運中選的北一女中高二學生黃宥榕,率先拋出一道國際題:川普當選後,提名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擔任國務卿,賴清德和盧比歐曾在二○二○年會面過。這是否為美台關係加分?總統期待跟美國強化哪一種方面的交流?
「盧比歐是非常棒的人!」賴清德回憶,當年到華府拜會,盧比歐一坐下就說:「我一定支持台灣。」原來盧比歐家族來自古巴,深知共產黨的壞處,表態一定支持民主台灣。
賴清德也認為,蔡英文政府執政八年跟美國建立信賴關係,「讓台美關係史上最好,川普上任後將選用的幾位重要閣員,也都與台灣有深厚基礎。」他期待,未來要在國防、外交、經濟、產業各個面向,延續過去四年與拜登政府的連結,持續跟新任總統川普創造台美雙贏。
緊接著內湖高中高三學生廖容之、陳芷葳拿起麥克風,談起去年底爆發震驚各界的校園割喉案,有些青少年開始支持私刑正義、不信任司法制度,該如何解決?
「發生這樣的事情很不捨,但台灣是法治社會,不允許私刑正義,以暴制暴是不行的。」賴清德用整場最嚴肅口吻說,「政府一定要拿出對策。」
他認為,政府必須多管齊下,建立學生、家長、學校之間的合作機制,尤其要有很好的輔導教育。他當場承諾,政府跟學校會積極面對,避免類似不幸的事情再次發生。

北一女中黃宥榕提問:川普上任後提名盧比歐任國務卿,對台美關係是否加分?(攝影/蕭芃凱)
對難題給出有建設性的答案
受訪學生肯定互動回應
對於賴清德的應答,廖容之會後受訪說,她認同總統提到的學校輔導室機制,除了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應進一步探究青少年行為背後的動機為何。
不過,她也強調,私刑正義的出現,正凸顯民眾對於法律的誤解,雖然政府能做的有限,仍希望未來有更多法治知識的推廣。「我們希望大家能夠了解每個案件背後可能的原因,而不是單純喊『要死刑』來解決問題。」
談起賴清德整場表現,建國中學高二生陳允恩直說,其實很多提問「滿難答的」,但總統幾乎都有給出完整、有建設性的答案,還分享自己的經驗。更讓他意外的是,賴清德竟會反問學生對兩岸問題的看法,「滿有趣的,沒想過他會邀請我們表達意見!」
上任以來,賴清德首次與全台高中生跨世代對談,針對十一個問題見招拆招,至於答案是否切中學子心坎,能否落實為行動,有待未來四年持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