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封面故事的主角,是因綠電蟑螂橫行而受傷的風、光產業,以及血淚斑斑的光電業者。坦白說,從看到國際光電業者告白的第一個字起,「這說的是台灣!」的震驚就不斷冒出來。
在看到外商公司負責人總括六年血淚,憤慨地吐出:「我到處提醒各國同業——千萬別去台灣。」以及「這麼好的市場,這麼缺綠電的國家,明明有很好的躉購制度跟發展潛力,一手好牌被你們的政府、黑道和過於民粹的社會,打成一灘爛泥。」這個控訴,像刮了台灣一耳光。
檢察總長邢泰釗接受《今周刊》訪問時直言不諱,「涉案的人很多元,可以說見者有份⋯⋯。」本期封面亦揭露了許多綠電業者,那種「給錢被關,不給卡關」的無奈與荒謬遭遇。
賴政府上台以後,展現嚴懲綠電蟑螂的決心,這是好事,卻也造成公務員寧可消極少做的心態,加上從中央到地方,不明確、模糊又冗長的案場申請流程,都在扯綠電發展的後腿。
鄰近的日本是光電大國,遊戲規則清楚,申請過程講究效率,公務員有正確的服務心態,農地轉用審核一到兩個月一定有答案。日本能,台灣應該也能辦到。
台灣明年就進入非核家園時代,風、光電扮演重要的綠能主力,然而8年來的發電目標卻不斷跳票,顯然問題根源就出在這裡。
振衰起敝,還給台灣綠電產業一個乾淨發展的環境,那麼,趕上進度或許就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