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已圓滿落幕,開展第一天的參觀人數就較2023年成長20%,「台灣離岸風電競爭力高峰論壇」更吸引近 500 人同時上線,與產官學專家一同探討台灣如何建構具高度競爭力的離岸風電供應鏈!
GESA 風能產業委員會副主席暨東方風能執行長陳柏霖於開場致詞時指出,隨著再生能源需求成長,離岸風電成為未來各國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領域,而供應鏈的長期穩定性和競爭力,將是產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期待本次論壇可以促進產業間的技術合作與資源共享,共同提升台灣離岸風電供應鏈的競爭力。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低碳倡議行動(ECCT LCI)主席張瀚書亦表示,歐洲在台商務協會不只引進歐洲最好的技術,也將供應鏈策略聯盟的協作模式帶進台灣,藉此協助風電業者解決在地化、融資、許可等問題,未來將積極促進台灣供應鏈有更多的合作,加速推動台灣風電產業發展。
政府政策支持、學界培育人才,成為推動風電產業發展2大支柱
能源署組長陳崇憲表示,台灣自2012年開始發展離岸風電,如今已進入第三階段,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有2個,第一是建置成本持續上升,第二是礙於國際評級不足、最低購電量等限制,使部份企業不容易採購綠電。對此,政府除了協助檢討政府規費外,亦透過開放官股銀行參與專案融資、成立CPPA綠電信保機制、建立泛官股售電公司,協助風電產業克服發展瓶頸,未來希望能攜手眾多全球業者,共同推動再生能源解決方案,加速實現2050年離岸風電裝置量40 - 55 GW的目標。
國立台灣大學工學院院長江茂雄認為,影響離岸風電供應鏈競爭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在地化、新技術使用、政策、人才等。其中在人才面向,台大不僅開設離岸風電學程,更響應教育部計畫,結合台灣5所科技大學及法人單位建置2個離岸風電人才培訓基地,以人才做為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發展的強力後盾。
攜手國內外各領域業者,建立台灣在APAC風電市場領導地位
在政府與學界專家的分享外,「台灣離岸風電競爭力高峰論壇」亦邀請涵蓋風場建置、工程船隊、繫泊系統和錨錠基礎、驗證服務、風機製造等不同領域的業界專家,暢談發展經驗與國際趨勢。
甫完成台灣雲林640MW離岸風場建置的天豐新能源,兩年來亦將經營觸角往美國、歐洲、與亞太區市場發展。天豐新能源亞太區EPC管理副總監王中杰強調,台灣「絕對有專案管理的人才與能力」,以雲林離岸風場為例,雖然在建置期間受到COVID-19疫情、全球高通膨高利率等衝擊因素,但天豐新能源近百位卓越的台灣在地團隊,「完全沒有放棄,反而更多方的回歸科學、尋求突破」,包括重新擬定建置與工法計畫、水下基礎團隊首創自行負責工程統包、並與融資銀行團及投資人達成主要財務重整協議、與台灣政府密切溝通合作…等關鍵做法,終能在兩年內順利完工,成為台灣首座國產化達成率超越100%的離岸風場。
擁有大規模工程船隊的東方風能則由首席營運長Ben Darrington分享台灣離岸風電的營運挑戰與應對之道。Ben Darrington更進一步提出,台灣風電供應鏈維持競爭力的4個方法,第一是增加對開發商和承包商的長期承諾,將工程船定位成風電基礎設施,就像工廠設備一樣。第二是增加供應鏈中的國內參與度,提高本地採購的比例。第三為持續致力於與在地業者共享風電相關知識。第四為透過自身所擁有比國際供應鏈還要豐富的在地知識,持續強化客戶對在地供應鏈的信任。
全球最大離岸風力發電機製造商、西門子歌美颯離岸風電全球業務發展總經理修傑洛認為,台灣許多風場建置專案皆能按照規劃如期完成、透過專案執行結果來取得外界信任、監管環境與政策的穩定性等,都是台灣在亞太地區風電市場保有領導地位的關鍵原因。
浮式風電前景佳,台灣應把握機會及早切入
目前在國際繫泊和錨錠權威 Mooreast 擔任區域業務開發經理的Nathan Low強調,台灣海峽大部分的風力資源蘊藏在深度50公尺以上的水域,相當適合發展浮式離岸風電,因此Mooreast植基於過去30年在繫泊系統和組件上的經驗,正在進行專案研究,找出最適合台灣的建置規劃。而無論建置規畫的內容為何,都必須在製造、運輸、儲存和安裝這4個關鍵領域找到最佳平衡點,例如:考量不同零件的生產時間或不同製造商的交貨時間等,才能成功打造一個可以同時兼顧成本、品質和時間的商業風電場。Mooreast也透過合作夥伴聯達行股份有限公司,尋求本地供應鏈整合廠商,致力於建立台灣的浮式基礎與繫泊系統供應鏈,打造亞太地區的浮式風電基礎與繫泊系統供應基地。
在首批浮式離岸風電的示範專案獲得成功後,全球的浮式離岸風電產業正趨於商用化,雖然浮式風電現今仍有部分技術挑戰待克服,但據DNV分析師預測,到2050年,浮式風電的總裝置容量將達到270 GW。目前臺灣除固定式離岸風場持續增長外,也將逐步開發新興的浮式離岸風電市場,全球知名第三方驗證機構DNV再生能源驗證部門台灣區域總經理Mark Richmond指出,DNV團隊在浮式風電發展初期就積極投入技術研究,同時亦於全球完成了約50個浮式離岸風場的專案驗證,而DNV-SE-0422 標準也能為浮式離岸風電專案提供完整的驗證服務,包括浮式風場、浮式風機和相關零組件,並涵蓋專案完整生命週期,確保風場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品質、安全和效率的提升。
迎向永續未來,再生能源已成為各國政府達成淨零碳排目標、各個企業實踐綠色承諾的重要策略,今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旗下的Wind Energy Taiwan風能展展出規模大幅成長11%,共吸引海內外近 70 家風能開發商及眾多供應鏈廠商參展,為全台最大規模的風能盛會,充分展現台灣風能產業的巨大潛力。SEMI旗下產業聯盟-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也將持續鏈結政府與產業間的綠能政策與技術交流,致力於打造台灣最大的綠能暨永續之產、官、學、研交流平台,促進台灣綠色能源產業及淨零永續之發展。展望未來,也將舉辦更多論壇與活動助企業加入低碳創新與永續發展的行列,為企業找到落實EMS、能源轉型、循環經濟與SDG目標的最佳路徑與指標,共同邁向永續發展的美好未來。展望未來,藉由產官學各界積極推動技術合作與資源共享,定能推動台灣風能產業蓬勃發展,為台灣在全球風電市場的競爭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