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是人民與國家簽訂的契約書。人民之所以願意接受國家權力的拘束,主要是因為國家承諾保障人民的人權,並將之明定於憲法中。」黃崇祐博士堅毅地說著。
2024年10月的第二週,亦是國慶週,不管是台灣、中華民國還是中華民國台灣,我們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不變。我們守護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堅持也不變。
台灣勵志協會邀請曾於台灣制憲基金會服務的黃崇祐博士進行「提著菜籃聊憲法──2024義大利旅讀探索筆記」的精彩講座。講座互動踴躍,黃老師的魅力無窮。
黃崇祐,師大教育學博士、台大法學碩士、文大政治學士,多年投身新憲工程與公民教育,獲選2021第一屆莊萬壽台灣精神獎、2012台大優秀青年,入圍2010十大傑出青年,曾任台灣制憲基金會辦公室副主任、北投社區大學講師。
現任康寧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著作有《提著菜籃聊憲法》、《圖解政治學》(合著)、《觀念式政治學(含概要)》、《任何人都可以學會的解題術:公共政策》等。
「每一件日常大小事,全都與憲法有關!」黃博士從義大利之行的旅讀,談起憲法內涵的應然與實然。
台灣人民享有「快速通關」,卻看不見憲法的國旗。羅馬的地鐵工程遇到文化古蹟,一挖就是20年。義大利的行人專用道,沒有台灣的人車爭道亂象。在交通的訂票系統上,可見動物座位。
「就連在酷熱超過35度C的盛夏,義大利店家的冷氣溫度也不會低於25度。」這是一種環境權的人權體現。
憲法的演變,反映的人類歷史的社會力茁壯以及對國家機關權力制衡的要求。憲法的發展,就是人權的保障。
從自然權利的觀點,人權是一種權利,即「人」作為主體的屬性乃一種先於國家存在的權利。但,人權主張不能停留在抽象層次,必須透過「制度安排」加以具體化:其一,人為權利主體所得享有的「人權清單」(亦即得享有哪些權利);其二,國家在法規範與制度上的保障。
法治國就是人權國。憲法的意涵更在於體現人權的演化。
第一代所關注的是與「自由」有關的公民與政治權利。人權的性質是防禦權。國家的目的在於讓社會自然發展,秩序得以確保;國家非介入社會領域對自由加予干涉。
人權的內涵包括身體、居住、遷徙、言論、良知、信仰、表意、出版、通訊及集會遊行,亦包括具有自由權意義的財產權、救濟權(即訴訟權)與參政權。
第二代所關注的是與「平等」有關的經濟、社會及文化之權利。關注資本主義發展下的諸種社會問題,人權的性質是受益權。國家不能僅以消極的保障人民自由,尚須積極的給付、介入;國家角色由消極變為積極,國家成為服務者。
保障人類的福祉包括健康權、工作權、休息權、受教育權、社會保險權利、宣揚及傳播文化的權利、語言權以及婦女兒童之保障、經濟社會弱勢團體之實質平等保障。
第三代人權所關注者乃與「博愛」有關的發展權利。人權的性質是連帶權,理念以「集體人權」為核心。
從天涯落比鄰的角度出發,地球環境破壞層出不窮、核武的威脅、自然資源的耗盡以及人口爆炸等直接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環境權、和平權、發展權、民族自決權、人類共同遺產權等相應於國際發展。世界各國也高喊文化、種族上的實質平等。
為什麼台灣需要一部新憲法?
簡言之,既有的中華民國憲法不符合台灣人民主權的應然與實然。
「從現場觀眾的回答中,『國號』有7個版本,『領土』有3個版本。」黃老師請觀眾寫下心中認為的「國號」與「領土」。
制定新憲的理由如下:
第一,憲法當時的醞釀與制定與台灣無關。
第二,三民主義的陰魂盤據憲法。
第三,我國領土還包含中國和蒙古?
第四,憲法違背人民常識,人民常識也違憲。八成以上的台灣人民認為台灣與中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
第五,這部憲法是「一個中國憲法」 ,國家目標為終極統一。
第六,憲法影響所及,人民國家認同錯亂,國際社會更產生「誰代表中國」爭議。
第七,基本人權保障不足,第二代與第三代人權顯然不夠充實。
第八,政府體制不屬總統制,也非內閣制,更不像法國第五共和制。體制不明,造成事權不一、權責不符。
第九,國民大會的屍體還躺在憲法裡。
第十,修憲門檻過高 ,造成此「一中憲法」的超穩定。
憲法當然必須與時俱進地適應台灣人民需求、現實環境與國家發展。既有的中華民國「一中憲法」,致使台灣經常被扭曲為中國的一部分。「國不成國」也成為台灣人民的痛,影響人民、社會與國家的生存與發展。
非常感謝黃崇祐博士如此專業卻動人的心靈饗宴。鑽研法學的他有著「知識分子改造社會」的人生志業。法治國的秩序與規範在於保障人民的基本權,促成人自我實現的最大可能性。就以「18歲公民投票權」的推動來看,台灣的基本人權尚須努力。
「18歲公民投票權」的必要性有:首先,符合法體系內的權利與義務對等;其次,投票權的下修,進一步促進青年參與政治及決策的機會,以待更符合年輕世代需求的相關政策產出。再者,18歲公民權已是國際趨勢。全世界維持在21歲而不修改的國家已不到10個。政黨輪替三次的台灣卻長期停留在20歲落後隊伍。
台灣的憲政改造,「審議民主」是途徑,但一切更賴公民素養的形塑。
「歐洲民主國家的憲法教育,在小學階段以人際互動來體現人權意涵;在國中與高中,課堂方討論政府運作與國家組成。台灣的憲法教育卻非如此,從小學至大學,特別重視國家組織運作。」
沒有「最好」的台灣,只有「更好」的台灣。美麗的福爾摩沙,生日快樂!TIA與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建構三代人權在法治國的實踐。
20241012 黃崇祐 提著菜籃聊憲法 2024義大利旅獨探索筆記20241012 黃崇祐 提著菜籃聊憲法 2024義大利旅獨探索筆記
由 TIA 台灣勵志協會發佈於 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作者為龍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TIA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