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弟開心的背著書包、手牽手去上學,有了姊姊的陪伴,就讀小一的弟弟也少了剛上小學的緊張、不安。這是彰化縣南郭國小上學時的場景。曾經擁擠的交通是家長的噩夢,現在搖身一變成為友善人行環境,通學步道改善不僅還給學生行的安全,也提供附近長輩無障礙通行的環境。
環境整合計畫,改變「3000人大移動」景象
南郭國小校長王春堎表示,該校是全彰化最大的國小,學生人數有2500人,加上老師,每天上下課時間是超過「3000人大移動」,附近又緊鄰多所學校,交通稠密度相當高,尤其早晨上學時段,小學生、高中生與大學生一起湧入,家長接送的車輛更是使道路擁擠不堪,常讓人捏一把冷汗。
隨著通學步道改善工程階段性完工後,增設了家長接送駐車彎與警示標誌,綠色鋪面讓駕駛人在遠處就意識到應減速慢行,學童過馬路時也更安全。
王春堎分享,過去馬路和學校人行道的駁坎高低差,對身障朋友及長者帶來困擾,透過「彰化市人本城區環境整合計畫」的推動,除了家長接送便利性提高,也讓更多學生選擇自行步行上下學。此外,校門口的3棵洋紅風鈴木,融入地磚古城區地圖設計,成為在地文化意象,常有民眾慕名前來賞花打卡。
圖/南郭國小校長王春堎表示學校周邊的環境整合計畫,改善了「3000人大移動」的景象。
彰化歷年最大人行環境計畫,受民眾好評
彰化縣政府工務處指出,彰化縣為六都以外人口數最多的第一大縣,民眾出門開車違停、占用路肩情形嚴重,沒有安全的步行空間,人車爭道,險象環生。
因而,如何讓用路人有更安全、舒適、優質及便利的通行空間,成為優先改善考量。縣府以彰化市歷史古城為示範區,推動「彰化市人本城區整合計畫」,改善及新增人行道總長度達6公里,這也是彰化縣歷年來最大人行環境改造計畫。
由於工程位於彰化市人口及商業密集區,市區道路寬度狹窄,交通流量大,占用違停情形嚴重,施工路線途經許多文資遺址、名人故居、學校、醫療院所及機關,且住商混雜,地下管線密佈,執行初期不免遇到不少地方反彈。
為取得在地居民諒解,除辦理施工前說明會,更多次與管線單位辦理協調會,光是盤點需配合遷移的變電箱、電信箱就超過100處,跨域整合超過20個單位,以降低重複挖掘,減少工程對民眾生活和交通的不便。經過了快一年的施工,展現亮眼成果,尤其是在學區通學步道改善上,廣受民眾好評。
圖/「彰化市人本城區環境整合計畫」的樂活通學步道工程,完整串聯彰化高中及彰化高商人行步道,總長度共2公里。
保障兒童行的安全,跨出都市改造一大步
工務處指出,縣府於配合內政部推動「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時,鎖定縣內21所學校人行道和路口進行改善,從最初的規劃設計階段,就運用模擬圖與校方、地方代表及民眾溝通,並從學童、弱勢族群視角出發,改善現有道路環境,再由台電配合遷移電桿騰出路肩,調整人行道寬度、增設避車彎、家長接送區等,保障學童行的安全。彰化縣長王惠美強調,「這不只是工程建設,更是跨出都市改造的一大步!」
縣府從108至112年向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總共爭取了約30億7,773萬元,其中包含34件人行道建置案,約11億7,256萬元,已完成改善人行道長度總計達27公里。另外,為了迎接「2025年台灣設計展」在彰化舉辦,縣府也規劃了長度約1公里的示範區,透過友善人行空間來串聯展場,讓參觀者能夠以步行感受彰化的設計魅力。
圖/縣府後續也規劃將南郭國小活動中心篤行館進行拆除重建,為學生提供更完善的體育空間。
執行成果佳,獲「2023 馬路好行計畫」5獎
彰化縣參加內政部「2023 馬路好行計畫」評比,一舉拿下5項大獎,其中有2案即為學校周圍通學環境改善計畫。萬來國小鄰近市集和行政中心,通學時段車流密集、螺陽國小則位於繁忙的縣道150線旁,因此協調校園圍牆退縮以騰出人行道。另外竹塘鄉的通學步道改善工程,則串聯了竹塘國中小及當地幼兒園,提供學童安全的步行空間。
工務處也提到,除已完成改善轄內30所學校通學道路外,還針對易肇事路口重新檢視,如通往大葉大學的各路口車禍頻繁且路面狀況也不理想,經由縣府挹注經費改善,新設人行道770公尺,改善3個路口,並將40處的人孔蓋下地等措施。縣府平時也配合道路刨鋪工程,以每年約1,700座數量,將孔蓋下地,並採「手孔蓋開啟微創工法」,不需破壞路面開挖,施工成本可節省一半以上。
圖/縣府致力於落實人本環境之「永續發展、友善生活」目標,讓道路變得更安全,都市變得更宜居。
「每一條友善的人行步道,都是縣府對用路人最深的承諾。」王惠美縣長表示,每一次的改善,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安心上學、長者能放心散步,讓每個用路人都感受到城市的擁抱。未來,將繼續以「人本」的理念根植每個角落,用行動書寫彰化的美好,讓這座城市成為每一個人心中最安全、最幸福的家。
(彰化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