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今周刊》的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邁進第五年,再度檢視22座(含連江縣)城市的永續治理成績單,並新增永續創新獎,挖掘並鼓勵各縣市所提出有新意的政策或行動。
於是,我們可以發現,彰化縣在少子化襲擊下,面臨小學接連熄燈危機,熱血的公務員積極奔走,把危機變轉機,熄燈學校搖身為「特色遊學中心」。
接著,縣府以此為支點,串起15所種子學校,打造出各自精采的遊學課程,並透過聯盟,彰化縣的孩子開心地走出傳統教室,坐上牛車,在潮間帶上認識家鄉有百年歷史的「海牛採蚵」。我們的記者寫道,「整個彰化縣變成一間大教室⋯⋯,一趟遊學所帶來的影響,遠比想像得廣。」
而嘉義縣關注在地長者的用心,展現接地氣的巧思。縣長翁章梁這麼說:「(長輩)身上很多病痛是藉由跟神明的禱告,希望得到保佑。」為此,在全縣386家廟宇完成無障礙設施裝置,占合法廟宇近9成。想想,渴望神明指引的老人家,坐在輪椅上也可以通行無礙進入廟裡祈福,這是多麼體貼的事。
永續不是形式口號,聯合國1987年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對永續發展這麼定義:「永續是當人類的需求和願望達到基本滿足的同時,也能確保後代子孫擁有發展的機會。」
只要治理者有心,家鄉從少年到長者都能得益,永續城市的美好,往往就從這一小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