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受惠AI浪潮、半導體業成長的果實,花東地區卻屢因天災成孤島,就連賴以維生的觀光產業也受重創。
花蓮縣長徐榛蔚說:花蓮一直以來都是很容易成為孤島的地方,希望透過加入MIT REAP的計畫,讓花蓮透過和國際盟友、城市的交流,吸取轉型經驗,少走冤枉路。
「台灣不是每個地方都是新竹,也不是每個都能當工程師。」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黃玉華說,如果花蓮產業成功升級轉型,透過鼓勵新創順利推動社會福祉經濟、大健康產業,那對台灣其他縣市也會是好消息。
花蓮縣政府周一(9/23)舉辦國際記者會,宣布花蓮縣入選第11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區域創業加速計畫(MIT REAP),學習如何推展地方創新生態系。花蓮縣長徐榛蔚說,透過這次機會,要讓「花蓮走向世界,世界走進花蓮」。
今年0403地震發生後,頻繁的天災重創交通,使花蓮成為孤島,不僅花東地區觀光發展受挫,就連賴以維生的農業,也因為交通受阻受衝擊。
▲花蓮縣長徐榛蔚。圖/黃靖文攝
徐榛蔚說明,花蓮一直都希望以大健康產業為基調,將觀光與醫療結合。只是,過去許多創新發展會受到法令限制。她表示,希望透過MIT REAP計畫和國際接軌,找到來自全球的盟友,給花蓮的發展提供建言、方向。
「這次入選MIT REAP,花蓮縣府其實提出了社會福祉經濟,與縣府多年來一直推動的大健康產業、幸福城市結合。希望透過其他城市的經驗,透過交流,減少轉型的冤枉路」。
花蓮推動福祉經濟 發展大健康產業
「台灣不是每個地方都是新竹,也不是每個都能當工程師。」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黃玉華指出,其實許多國家如紐西蘭、芬蘭,甚至是冰島,人口密度甚至低於花蓮,但他們能夠透過創新推動福祉經濟,凝聚人心。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黃玉華。圖/黃靖文攝
此次前進MIT REAP,連結地方政府、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東華大學、慈濟大學、天使投資如福華集團等,一同參加MIT REAP計畫。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則點出,慈濟建立國際防災、中草藥園區,建構了完整創新生態系。他舉例,譬如慈濟開發出透過回收寶特瓶製造的禦寒毛毯、居家安寧的遠端醫療技術,安置災民用的福慧床,其實有相當多可以實際去做的事情。
MIT REAP如何幫助花蓮?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正然說明,MIT REAP的計畫其實不只是課程,而是透過密集的工作坊,讓MIT的教授群與其他城市,能夠協助評估一座城市新創生態系的發展。
陳正然表示,從剛開始的城市現況評估,到找出城市發展利基與策略目標,後期的行動階段,透過專家與其他城市的經驗,讓城市得以找出未來發展的痛點與方向。
黃玉華補充,日本新創籌資基金額第一名是東京、第二名竟是福岡。福岡同時也是日本唯二人口淨成長的城市,關鍵正是他們爭取成為「國家戰略特區」,轉型為新創友善的城市,同時積極向外資企業招手。
師法東京、福岡新創經驗 打造新創友善城市
花蓮縣政府邀請日本新創平台東京Venture Café執行長小村隆祐、福岡Venture Café松尾雄介,分享他們如何在日本推動新創社群。
小村隆祐分享,他們從2018年開始,每周四都會不間斷舉辦新創活動,剛開始活動還是看到大家拘謹的穿黑色西裝,像是來開會一樣。持之以恆的舉辦活動,才慢慢翻轉日本拘謹的企業文化,讓新創事業活絡起來。
小村隆祐強調,關鍵在於地方政府長期支持新創活動,同時必須要有足夠理解在地企業文化,與國際新創社群的人協助。目前,東京已成為美國波士頓Venture Café Global Institute全球新創網路的一份子,更是日本最大的新創交流活動。
松尾雄介則分享,福岡被選定為「國家戰略特區」後,就積極向新創業者招手,提供雙語一站式服務,協助外國人解決法規、金融障礙,並促成多項法規改革,例如特例允許新增病床數、促進創業簽證、加速NPO法人設立等。
福岡推動的其他法規創新,譬如特例批准航空法高度限制、創業公司減稅,在中央和地方的齊心努力下,才讓城市有機會轉型。黃玉華說明,其實許多法規鬆綁,在福岡獲得成功後,後面都成為日本全國性的政策。
▲GRC國富綠景創投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任昭銘(左)、東京Venture Café執行長小村隆祐(中)、福岡Venture Café松尾雄介(右)。圖/黃靖文攝
曾錯過臉書… 波士頓啟動MIT REAP計畫,成新創之都
邁入第11屆的MIT REAP,其實起初是美國波士頓為了替城市注入新創能量,由政府、企業、大學、天使投資人聯手扶植新創產業。
波士頓這座城市擁有哈佛大學、麻省理工等享譽國際的學府,但網路新創卻接連出走,寧可遠赴美國西部,到矽谷創業。譬如,臉書創辦人祖克伯於哈佛發跡,後卻選擇將總部設於加州。
透過MIT REAP計畫,波士頓以社會影響力為訴求,積極扶植新創,成功讓波士頓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經濟能夠順利復甦,成為全球前五大新創城市。
徐榛蔚也希望能讓花蓮的升級轉型找到出路,同時也會積極向中央爭取相對應的措施,將花蓮打造成國際創新、永續、移居的友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