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官邸被爆2個月用電1.9萬度、電費15萬在挖礦?卓榮泰喊每周只住2天:有異常會檢查!

官邸被爆2個月用電1.9萬度、電費15萬在挖礦?卓榮泰喊每周只住2天:有異常會檢查!
▲行政院長卓榮泰(中)在進立法院備詢之前接受聯訪。行政院提供

鄭鴻達

政治社會

行政院提供

2024-09-24 12:10

台灣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周一(9/24)在直播上質疑,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2個月以來,官邸用電量達1萬9360度、電費約15萬元,明顯高於前任閣揆陳建仁時期的數據,還諷刺「請問卓榮泰是在裡面挖礦挖比特幣嗎?」

卓揆周二(9/24)回應,他在520以後並未使用官邸,直到6月下旬整修完畢,才有幾次在官邸開會,且在6月底、7月初,每周僅2天,會因應隔天上午行程的時間使用官邸,而他的家人都未使用官邸。

卓揆坦言也強調,如此用電度數增加「是有所異常」,與去年相較,4至6月增加3700度、6至8月增加約3900度,他們會安排電力檢查,看是否電器有任何問題,他們也會進一步檢討他與所有官邸維安同仁,一定要節約用電。

黃國昌揭行政院官邸用電1.9萬度 較去年同期高不少

 

立委黃國昌周一晚間於YouTube個人頻道的直播上談及電價議題。他表示卓揆自上任2個月以來,從6月11日到8月11日,這2個月內,行政院長官邸總用電度數高達1萬9360度,電費約15萬元,「請問卓榮泰是在裡面挖礦挖比特幣嗎?」

 

黃國昌也坦言,雖然行政院有附註「官邸不是只有院長」,還有隨扈、警官等人也包含在內,不過黃提出前閣揆陳建仁在任時的用電數據,表示陳建仁在2023年的6月到8月用電度數為1萬5440度、電費約10萬,並質疑浪費納稅錢。

 

卓榮泰:6月底起每周僅待兩夜 坦言度數異常會檢查

 

卓揆周二前往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並備質詢,會前他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及此事。卓揆回應時,首先感謝黃國昌的提醒,並表示其實他在520之後,並沒有使用官邸,是一直到了6月下旬整修完畢之後,才約略有幾次在官邸有開會等等。

 

卓揆說明,他個人是大概在6月底、7月初,每一周也只有2天,會因應隔天上午行程的時間會在官邸,「我的家人也都沒有使用官邸」。但卓揆坦言,他也覺得如此用電度數的增加「是有所異常」。

 

卓揆表示,與去年相比較,4至6月用電增加了3700度,6至8月增約3900度,對於用電這樣的增加,他會安排電力的檢查,來看看是不是電器有任何的問題,但是同樣地,他也會與國人一樣,會進一步檢討所有他與官邸維安同仁們,也必須要做到節約用電。

 

行政院:秘書處已向台電了解 4-6月增加度數確有異常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稍後說明,由於官邸整修的原因,卓揆今年6月中旬後才陸續開始使用官邸開會,但也未入住,而對於電費狀況,上周秘書處已向台電瞭解狀況,在檢測結果出來之前,也會持續注意相關用電情形,節約用電。

 

李慧芝表示,在卓揆使用官邸之前,4到6月之間,用電度數就已經來到了1萬2960度,比起去年同期(4到6月)的9280度還要多3680度,確有異常之處。

 

李慧芝表示,在6月中詢裝修完成之後,卓揆與家人也都沒有住在院長官邸內,每周僅一到兩日邀集部會首長、甚或是經濟發展委員分組召集人至官邸開會;又若為因應隔日會議或行程之故,卓揆偶會留置官邸過夜,經查並無異常使用情形。

 

羅列兩年用電量比較 政院:會持續注意用電情形

 

李慧芝指出,如果比較同期用電度,去年4月到6月用電9280度、6到8月間用電15,440度,兩期之間成長幅度為6160度,而今年4到6月用電1萬2960度、6月到8月間用電1萬9360度,成長幅度為6400度,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並無特別增加用電的情形。

 

李慧芝表示,針對前述用電情形的狀況,行政院上周已請秘書處向台電進一步瞭解原因,在檢測結果出來之前,也會持續注意用電情形、節約用電。

 

 

張啟楷酸部會用電預算增加是「挖比特幣」 卓揆反擊:如此形容非常不當

 

民眾黨立委張啟楷質詢談及中央部會電費預算議題表示,總統府明年水電費預算增加28%、司法院增加60%,「這是在挖比特幣嗎?」

 

卓揆反駁表示「這樣的形容非常不當」,「您說司法院在挖比特幣非常不當,我覺得不要用這樣形容」,張解釋「這是民間的諷刺」,但卓揆反擊「民間哪有這樣諷刺在挖比特幣?」

 

接著,張啟楷詢問表示,新聞說10月要漲電價,若不撥補台電,電價就會漲13%、14%。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回應,撥補是為了改善台電的財務結構,和電價沒有關係,電價是由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

 

張啟楷接著質疑,改善財務方法很多,為何要拿人民納稅錢補,他舉例包括有台電資產重估、活化,不應為台電的錯誤撥補。陳正祺則重申,電價是由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並非政府可主導,而且委員會外部委員人數也已過半,未來電價由委員會決定。他也補充,台電也已經在做資產重估、活化與多方採購等等。

 

盼凍漲民生用電電價? 卓揆:這是我個人的期待

 

張啟楷問,經濟部長郭智輝上周曾說,若有1000億元撥補台電,應不會有漲電價問題。卓揆表示,電價審議委員會還沒開,他個人認為,雖然現在的民生用電低於台電發電成本,但要有平穩的機制,不要再增加大家的負擔,電價就讓電價審議會討論,結論現在沒有人知道。

 

張啟楷追問,是否希望民生用電不要再漲價、是否要檢討工業用電?卓揆表示「這是我個人的期待」;對於張追問「是否盡量往10月不要漲電價的方向走?」卓揆僅點頭回應。

 

相關新聞:

明年總預算案拍板!歲入歲出逾3兆,撥補勞保1300億、台電千億,健保也有…10月電價還會漲?

 

焦點轉向國際資本市場,張信勵雖對全球股市持中立態度,但也詳述他看到的風險與機會。雖然歐洲股市包括英、法、德等主要市場表現強勢、紛紛創高;但張信勵卻示警,宏觀阻力依然存在。他預期烏俄戰爭局勢仍將延續一段時間,此外更有兩大逆風,「首先,歐洲央行的升息循環仍未走完,不像聯準會升息已觸頂;其次,歐洲央行持續升息的同時,經濟衰退的風險猶存,儘管已經不是半年前分析師預期的那種嚴重衰退,但歐洲確實仍面臨挑戰。」

 

今年,中國挾解封之勢欲谷底反彈,但原本備受期待的經濟重啟,卻似乎陷入整體表現不如預期的「冷復甦」,不僅內需動能仍偏弱,青年失業率更不斷加劇。對此,張信勵解釋:「疫後經濟重啟的路徑本來就是非線性的,路上會有顛簸,歐美重啟時的狀況也和當前的中國如出一轍。」因此他雖然中性看待全球整體股市,卻依然對中國樂觀,因為「看到一些深具吸引力的加碼機會」。

 

通膨

 

新興市場受惠「再全球化」 

美中今明年表現不同向

 

因應美中脫鉤,近年許多企業紛紛執行所謂「中國加一」策略,將供應鏈移出中國、落腳他處。針對這種態勢,張信勵評論,世界經濟不會就此走向「去全球化」,而是將迎來「再全球化」。他解釋,「北美與西歐企業不是要將供應鏈全部搬回國內,只是要確保供應鏈面對未來潛在衝擊將更有韌性。」因此也預期在分散供應鏈風險的張力下,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地區將是主要受惠者。

 

他補充,對中國來說,這其實可視為一個自然過渡,當經濟體邁向中等收入,經濟成長應會更多由消費驅動,不再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成長速率會放緩,但成長品質會上升」。

 

張信勵預期,美國與中國的表現,在今年與明年將會展現不同的軌跡。「美國的增長在今年下半年會放緩,但中國將加速增長。但若展望明年,美國經濟將開始加速增長,而中國的增長將趨於穩定、接近五%的水準。」結論就是,下半年歐美仍疲弱,但中國的表現強一些。

 

談到新興市場,張信勵認為印度相當值得注意。不像中國正迎來人口老化逆風,「印度將在未來數十年內,持續享有巨大的人口紅利。」具備人口結構優勢的印度,「將是未來最有機會實現六%以上年複合成長率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同時從估值角度來看,印度股市「雖然已經不便宜,但也尚屬合理,並未高估」。

 

日本也是今年亮點,不僅股神巴菲特大表樂觀,日經指數近日也刷新一九九○年代泡沫經濟以來高點。張信勵認為,除了合理的估值與樂觀的成長展望,日本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是關鍵。「在聯準會、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澳洲央行等主要央行相繼升息之際,日本央行卻始終維持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日本央行違抗潮流,為股市維護了重要的資金動能。他預期,央行寬鬆態度將維持更長一段時間,因此看好日本具投資吸引力。

 

從中國、印度到日本,張信勵表明高度看好此刻的亞洲市場。但樂觀之餘,下半年市場有哪些重大風險須要留意?張信勵認為,以美國來說,目前市場關注的商業地產信貸狀況確是核心問題。不過他也聲明,商業地產是一種組成多元的資產類別,橫跨不同產業、地理位置,未必能完全一體看待。

 

聯準會12 月會議目標利率達成機率圖

 

科技、能源有根本性變化

債券報酬將優於過去十年

 

從全球角度來看,張信勵則直言,地緣政治的無法預測性將是最大變數。「我們覺得自己有精密調校的經濟模型來掌握經濟輪廓;也覺得自己對貨幣與財政政策都有深刻的理解;唯獨地緣政治,是本質上無法預測的。因此,若有什麼因素導致我們的預測產生大幅偏差,那肯定會是地緣政治,而非總經事件。」

 

放眼中長期未來,張信勵指出在科技、能源、醫療與消費等方面正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影響世界經濟。首先,人工智慧近期的快速突破,已引領全球風潮,變化之劇烈「感覺像是革命」。其次,氣候變遷帶來再生能源轉型、脫碳與淨零碳排趨勢,永續性投資、綠色債券、影響力投資等,將改變投資生態。再者,疫情刺激各國加碼投入醫療基礎建設、人口老化迫使各國拉升社福醫療支出,這兩點將為醫療產業帶來機會。另外,千禧世代帶來不同的消費形態,也是企業需面對的新挑戰與契機。

 

張信勵強調,通膨不會輕易褪去,「雖然我們說今年通膨會趨緩,但仍有許多結構性趨勢會讓通膨保持頑固。」他舉例,像是全球供應鏈重塑、全球人口老化,以及能源成本上升等帶來的通膨效應,都不是科技進步的通縮效果能獨自抵銷的,勢必將迫使各國央行將名目利率長期維持在相對高的水準,「過去十五年,人們習以為常的低利率環境將不復見。」

 

因此,他預期未來十到十五年,固定收益的報酬將高於過去十到十五年,同時波動性將低於過去十到十五年。而相對於非投等債券,投資級別的債券更為看好。

延伸閱讀
別人恐懼我貪婪「181元把鴻海買回來」、1天漲近4%!台股飆600點、台積電1080…1心法挑8勝算股
別人恐懼我貪婪「181元把鴻海買回來」、1天漲近4%!台股飆600點、台積電1080…1心法挑8勝算股

2024-12-23

鴻海跌得差不多了「181能彎腰撿」?台積電破千元勇敢買?老手:本益比都算不錯,承接風險不大
鴻海跌得差不多了「181能彎腰撿」?台積電破千元勇敢買?老手:本益比都算不錯,承接風險不大

2024-12-23

拆解華為新機Mate 70看中國晶片發展停滯!中芯落後台積電6年,克難式生產晶片,為何量產成大魔王?
拆解華為新機Mate 70看中國晶片發展停滯!中芯落後台積電6年,克難式生產晶片,為何量產成大魔王?

2024-12-19

台積電赴美投資會變「美積電」?謝金河分析美政府心態:沒了護國神山,美國不會那麼偉大
台積電赴美投資會變「美積電」?謝金河分析美政府心態:沒了護國神山,美國不會那麼偉大

2024-12-19

台股2025年上看3萬點?從波浪理論來看可望「蛇上去」!股市老先覺解定存買台積電:本益比要用XX倍來看
台股2025年上看3萬點?從波浪理論來看可望「蛇上去」!股市老先覺解定存買台積電:本益比要用XX倍來看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