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東協清淨能源選項 太陽能獲七成支持、核能僅有一成支持

東協清淨能源選項 太陽能獲七成支持、核能僅有一成支持

童振源

政治社會

Shutterstock、童振源臉書

2024-09-18 22:27

面對氣候變遷壓力與淨零碳排要求,將近3000位的東南亞受訪者,將近七成支持太陽能作為清淨能源選項,只有一成支持核能,是排名倒數第二的第七名,但比去年提高3.8個百分點。

分不同國家看,新加坡受訪者對核能的支持度最高(20.3%),比去年支持度(14.7%)顯著提高5.6個百分點。


根據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剛公佈的《對2024年東南亞氣候展望調查》,在今年7-8月完成對2,931人的調查,分別來自學研界、私部門、政府、區域與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媒體、學生及其他等八大類。

 

去年的調查也在7-8月完成對八大類2,225人的調查。


整體而言,東南亞受訪者最支持太陽能作為清淨能源選項,今年支持度高達69.0%、去年為80.1%;

 

第二名為水力發電,今年支持度為41.8%、去年為43.6%;

 

第三名為風能,今年支持度為31.8%、去年為29.8%;

 

第四名為地熱能,今年支持度為15.7%、去年為15.0%。

 


清淨能源選項第五名以後分別為第五名的綠氫,今年支持度為13.8%、去年為8.3%;第六名的生物燃料,今年支持度為11.8%、去年為11.0%;第七名的核能,今年支持度為9.9%、去年為6.1%;最後的第八名為潮汐能,今年支持度為6.0%、去年為6.2%。


雖然東南亞受訪者非常普遍支持太陽能作為清淨能源選項,但是支持度比去年減少11個百分點;相對的,綠氫的支持度提高5.5個百分點、核能的支持度提高3.8個百分點。這幾個清淨能源選項是這兩年支持度的顯著變化,也是受訪者對太陽能減少支持度的轉移對象。


太陽能作為清淨能源最佳選項,其支持度似乎已經到了極致,而綠氫與核能技術的進展可能讓受訪者寄與更多期待,只是支持度仍非常低,大概都只有一成上下,顯示當前採取這兩項清淨能源的可行性仍不高。

 

再觀察東南亞個別國家受訪者對核能作為清淨能源選項的支持度,今年新加坡受訪者的支持度(20.3%)最高、比去年增加5.6個百分點,菲律賓的支持度(17.6%)第二、比去年增加9.1個百分點,泰國、柬埔寨與越南的支持度都超過10%、比去年大約都增加5個百分點。

 

相對的,緬甸、馬來西亞、印尼、寮國與汶萊對核能的支持度都不到10%,特別是汶萊的支持度只剩1%,比去年減少3.4個百分點。

 


事實上,東南亞受訪者對綠氫作為清淨能源選項的支持度增加最多,可能是綠氫的技術發展最快,使得綠氫成為清淨能源的後起新秀。去年東南亞全部受訪者對綠氫的支持度為8.3%,今年增加5.5個百分點達到13.8%。


以個別國家受訪者而言,今年新加坡受訪者對綠氫的支持度已經超過3成、達到31.3%,馬來西亞23.4%居第二,汶萊23.3%居第三,緬甸19.6%、柬埔寨17.1%、越南15.3%、印尼13.7%、泰國9.4%、寮國8.1%、菲律賓7.9%。

 

相較於去年的支持度,馬來西亞增加10.7個百分點居首、越南增加8.8個百分點居第二、印尼增加5.9個百分點居第三。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全球央行年會中表示,今年年底前會縮減資產購買規模,但並不會急於升息。政策基調確認後,抹除了不確定性對資本市場的干擾,資金行情再度推升那斯達克指數、標普五百指數分別上漲二.四%、一.二%,續創歷史新高;同期間,台股上漲一.八%,且自八月二十日低點以來,僅六個交易日反彈超過千點,震盪幅度甚巨。當資金源頭美國聯準會面對疫情對經濟衝擊的變化,採取「摸著石頭過河」的政策制定方式,全球充沛的資金也僅能加快腳步跟緊、注意動態,使資本市場呈現出一次又一次快速地再平衡。

 

從台灣經濟活動來看,二○年因疫情控制得宜,產業供應鏈相對穩定,外銷訂單年增率從三月就開始轉正成長,九月外銷訂單總額突破五○○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加上中、美、歐帶動商品的報復性消費潮,二一年台股上市、上櫃公司上半年營收分別成長二三.七%、二○.二%,稅前淨利則分別成長一二五.五%、五○.五%,是一一年來新高,表現亮麗。但今年七月,全球前兩大市場美國、中國的零售銷售首見轉弱,月減一.一%、六.九%,商品銷售帶動經濟復甦的續航力,是影響台灣出口導向經濟的關鍵,投資人應密切關注。

 

回到台股,成交量從七月均量五五六○億元遽減至八月三六四六億元,當沖比率也從七月高點五○.七%,降至八月三十一日的三七.四%,反映出投資人居高思危、轉趨謹慎的態度。金融市場熱情過後,均有回歸均值的特性,在這場全球湧起參與的股市狂潮中,投資人更應審視自己是否持續保持理性。

 

本文由工作夥伴原杰(一九九○年~,波士頓大學財金所)、鄧謦瀚(一九八八年~,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葉政毅(一九八九年~,台科大電子工程所)共同撰述,同時提出PMOLED廠智晶光電,與讀者共勉。

 

智晶光電(五二四五),二○○五年成立,股本四.五○億元,是台灣唯一生產PMOLED的廠商。創辦人兼董事長王鴻鈞從代理商做起,是全球征戰策略的擘畫者;搭配總經理李湘耘、副總經理林國輝,周延分工合作,逐步打下國際市場,王董事長引領團隊的產業攻略,逐漸在PMOLED市場中崛起。

 

智晶光電優勢有三:

 

一、整合上游關鍵材料:智晶光電在玻璃基板採用與國內廠商共同開發PMOLED適用之玻璃,不但能降低成本,也減少競爭對手取得原料的機會,因而拉大差距。

 

二、先行者優勢:智晶光電深耕PMOLED市場十餘年,全球市占率名列前茅,又取得國際大廠Panasonic專利授權,知名度與品質都吸引更多客戶上門。

 

三、少量多樣客製化服務:王董事長由代理商起家,對顧客需求與售後服務相對重視,再加上整合上游關鍵材料,智晶光電不管是開模報價或生產速度都優於同業,從過去歐美穿戴式裝置,到現在各種工業應用,包含狙擊鏡、車載顯示屏等利基型市場,均占有一席之地。

 

PMOLED的成長動力,在「體積較小、對演算功能要求不大的基礎裝置」之上,小則智慧手環、電子菸顯示屏,大則至設備顯示屏幕等,隨PMOLED價格逐漸具競爭優勢下,後續對STN的取代性,將是值得期待的成長動能。

 

此外,在智慧手錶、智慧手環推出後,市場對穿戴式裝置需求,持續以年成長十五至二○%的速度增溫。根據IDK預測,今年全球穿戴式裝置出貨將達二.二億支,對比一四年的三二○○萬支,大幅成長五八七%,產值亦從五十五億美元成長到今年的八一五億美元。

 

智晶光電今年第一季、第二季年營收分別為三.五三億元、三.五四億元,稅後EPS○.八一元、一.○○元,獲利成長,經營戰力揚升啟動。在歷經三至四年之結構調整後,以工控、消費分別占比五○%之模式雙管齊下,跳脫過去以消費性產品為主的大起大落,重新掌握穩定獲利的契機;再者,在公司內部成本結構持續優化,第二季毛利率也重回三三.九二%之亮眼成績,值得持續追蹤。

 

延伸閱讀
新加坡能源轉型大作戰 既是艱鉅挑戰也是龐大商機
新加坡能源轉型大作戰 既是艱鉅挑戰也是龐大商機

2024-08-25

台商出走中國,對陸投資急速跌落!駐星代表童振源:台灣對東南亞投資近8成集中在新加坡「3大產業受益」
台商出走中國,對陸投資急速跌落!駐星代表童振源:台灣對東南亞投資近8成集中在新加坡「3大產業受益」

2024-08-18

新加坡吸引外資大爆發,成亞洲最大金融中心!駐星代表童振源:香港顯然失去優勢
新加坡吸引外資大爆發,成亞洲最大金融中心!駐星代表童振源:香港顯然失去優勢

2024-07-31

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 減少對中國投資,對美投資佔比首度超車中國
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 減少對中國投資,對美投資佔比首度超車中國

2024-07-10

2025(114年)行事曆!兒童節、清明節連假有幾天?暑假何時放?3天以上連假6個,請假攻略必看
2025(114年)行事曆!兒童節、清明節連假有幾天?暑假何時放?3天以上連假6個,請假攻略必看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