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43)
2025年,能源轉型4大目標驗收在即,非核將成真,減煤、增氣、展綠卻陷入瓶頸,當缺電與減碳焦慮雙雙襲來,「返核」聲浪再起,台灣能源政策該走向何方,又得付出哪些代價?
這是政府、企業到個人都必須務實思考的問題,你我終究得權衡利弊,做出取捨。
8月8日父親節當晚,總統府辦公室燈火通明,一場開了4小時的會,與會者討論踴躍。「或許媒體或外界會猜測,已經到8點,我們是不是在裡面吵起來……。」會議接近尾聲,總統賴清德在結語時打趣地說。
這場由總統擔任召集人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邀請近來高分貝挺核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與反核立場鮮明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一同擔任副召集人,還有來自政府機關、產業、公民團體和專家學者等24名委員入列,預計每季開會,凝聚各方對氣候變遷議題的共識。
童子賢提核綠共存 反核、返核派激辯
近3個月來,童子賢在政府體制外登高一呼,大力倡議核綠共存,主張將能源配比調為核能30%、綠能30%、火力發電40%的黃金比率,直球挑戰2025非核家園政策。挺核聲量愈滾愈大,激起反核方蜂擁而出,雙方隔空交火,捲動一連串核電存廢的激烈論戰。
開會這天,在場的挺核、反核派難得並肩而坐,首度正面對決。外界原預期開會氛圍劍拔弩張,實際上卻像賴清德形容的「氣氛不激烈,也不激動,反而是很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