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大稻埕窮小孩變裕隆三代御用顧問,催生聯發科、日月光多次史詩級併購!黃日燦如何變大老們的麻吉?

大稻埕窮小孩變裕隆三代御用顧問,催生聯發科、日月光多次史詩級併購!黃日燦如何變大老們的麻吉?
國內併購律師、企業軍師黃日燦。

黃靖文

政治社會

黃靖文攝

2024-07-15 09:00

知名併購律師、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創辦人黃日燦,周五(7/12)舉辦新書發表會。現場大咖雲集,除了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大聯大董事長黃偉祥親筆替新書寫序。還有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台達電董事長鄭平、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公信電子董事長宣明智等人,到場現身支持。

許多人會以為,黃日燦是出身名門世家,不過,其實他是一位在台北大稻埕圓環長大的窮小孩,甚至一度因此不想出國讀書。這本《黃日燦傳:從圓環邊窮小孩走向併購大師的壯闊人生》,就是在講述黃日燦的奮鬥人生。


 ▲台達電董事長鄭平(左)、出席新書發表會,替黃日燦(右)打氣。

黃日燦周五(7/12)舉行新書發表會,除替他寫推薦序的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大聯大董事長黃偉祥現身致詞。包含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台達電董事長鄭平、台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公信電子董事長宣明智等大老闆,都露面出席,台下可說是眾星雲集。


黃日燦是眾達(Jones Day)首位華裔合夥人,更是裕隆集團三代御用顧問,他不只是一位「律師」,更是台灣企業的「軍師」。他的律師生涯完成台灣奇摩站與美國雅虎併購案、聯發科併購晨星、日月光併矽品等指標併購案。


黃日燦分享,其實網路上已經有很多討論「為什麼沒講到這些故事?」他更自曝,有友人特別打電話給他抱怨,「為什麼沒有寫到他與黃日燦的故事」。顯見黃日燦律師執業生涯不僅戰果輝煌,更結識了許多企業大老。「我從小沒有兄弟姊妹,所以我都把在外碰到的朋友,當成自己的家人、兄弟姊妹。」

 

黃日燦笑說,如果這本書賣得好,那就可能會再寫第二本。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黃靖文攝


林憲銘、黃偉祥首次替人寫序 就獻給黃日燦


這次緯創董事長林憲銘替黃日燦新書寫推薦序,他坦言是首次親自替人寫序,就送給了黃日燦。他分享,過去只有看武俠小說才會讓他讀得停不下來,不過這次收到黃日燦的傳記,一看就是一下午,直到吃晚餐才停手。「他成長的經歷、波折,能給許多年輕人啟發。」


林憲銘回憶,他與黃日燦結識超過30餘年,但並非因為公事,而是因為吃喝玩樂。他笑說,因為我是台南人,所以透過同事得知有這麼一位「嘴巴挑」的人物,特別感興趣。之後他們除了一起品嘗美食,還會互相發牢騷、罵政府。


大聯大投控董事長黃偉祥分享,1992年左右才因公認識黃日燦,但其實兩人首次結緣可以回溯到更早時期,「因為黃日燦是我哥哥在建中就讀時同班同學。」黃偉祥自曝,自已從小愛打球,所以經常和哥哥同學打球,唯獨對黃日燦有些陌生,「讀了傳記才知道,原來黃都在忙著分擔家計」


黃偉祥表示,透過過去時間線的連結,你會慢慢找出其中的關係,慢慢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與黃日燦共事逾30年 唯一看見他喪志是這時


與黃日燦共事許久的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資深顧問陳泰明回憶,1993年他才剛在美國拿到律師執照,返台第一份工作就是由黃日燦面試,一進他的辦公室就是一片煙霧繚繞,「許多人不知道他曾是老菸槍」。


陳泰明形容對黃日燦第一印象,一隻眼睛透著精明、另一隻透著自信,後期有了孫子才又多了些寬容與溫柔。陳泰明感念30幾年來跟著黃日燦學做事,儘管他測得智商達169,做事卻比誰都認真,開會從不遲到、所有東西總是預先準備好,能讓客戶「繃著臉走進來,一派輕鬆地離去。」


「唯一一次看見黃律師眼神的精明、自信消失,是2018年11月3日。」陳泰明回憶,當時裕隆集團時任董事長嚴凱泰病逝,兩人搭著車不發一語,陳泰明轉過頭準備向黃日燦搭話,才發現他幹練的眼神僅剩滿滿哀愁,「這才發現黃律師同樣情感豐富。」


黃日燦退而不休 創立產業創生平台


退休後,黃日燦更孜孜不倦,創立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協助台灣產業轉型,更拉著許多企業老闆一齊協助。緯創董事長林憲銘表示,兩人認識久了,開始覺得應該不能只是罵政府,開始希望能貢獻社會


因此黃日燦退休後,創立台灣產業創生平台,林憲銘打趣說,「自己被騙進去了」。黃日燦也對林憲銘說,「不只錢要進來,人也要到。」但他心甘情願,被黃日燦「利用」,因為唯有本身胸懷天下、心繫台灣,才有辦法做到這事。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氣象預報是不分國界的,許多預報機構,例如歐盟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很早就將福衛三號資料納入預報作業系統;可以說,福衛三號第一次讓國際看見台灣太空中心的能力。」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黃清勇分析。

 

福衛七號,是福衛三號的延續與再進化。

 

一○年,台美再次簽署技術合作協定,建立另一組六顆衛星系統接續福衛三號任務,提供更大量的觀測資料,光是台灣地區的資料量,就是福衛三號的三到四倍,得以強化天氣預測效能;擔任計畫主持人的朱崇惠,負責規畫衛星任務、協調台美團隊技術交流、與美方共同籌設資料處理中心與應用平台等任務。

 

氣象衛星的作用,是與地面雷達站、無線電探空等其他觀測技術互補,將所有資料輸入模型,得到氣象預測結果。舉例來說,海上無法設置觀測站,衛星觀測就成為海上天氣主要的資訊來源。

 

福衛三號與福衛七號最大的差異,在於福衛七號的軌道傾角較低,在南北緯三十度以內的熱帶及副熱帶區域,會有遠比福衛三號更密集的量測資料,可以改進對熱帶性低氣壓、颱風等天氣現象的預測精準度。

 

從一無所有到自主製造  全MIT氣象微衛星  預計後年升空

 

「福三之後,我們的目標是學著不靠別人,全部自己做。」朱崇惠指出,「自主製造」一直是台灣發展太空科學的重要目標,但因太空中心約兩百人的編制,無法一次負荷作業時間重疊的遙測衛星「福衛五號」與「福衛七號」,因此福衛七號的衛星本體與操控系統雖然都由台灣設計,製造仍發包給外國廠商執行,預計到二一年,全由台灣製造的氣象微衛星「獵風者號」才會發射升空。

 

儘管從設計到生產尚未全由台灣包辦,福衛七號在全球太空領域裡,卻已經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全世界其他用掩星技術的衛星,都是單顆上去(太空),只有福三和福七是星系。」朱崇惠解釋,單顆衛星與星系的區別,可以用一支溫度計和一組溫度計的概念來理解,福衛七號的六顆衛星正式進入六個不同軌道面後,每九十七分鐘可以繞行地球一圈,等於同時由六個不同角度量測大氣狀態,能提供遠比單顆衛星頻率更高、更全面的資訊。

 

福衛七號成國際矚目焦點  有效轉譯氣象資訊  提升預測準確度 

 

除了資料量以外,有效將衛星傳回訊號轉為有意義的氣象資訊,無疑更為關鍵。朱崇惠自信指出,台灣經過多年、多顆衛星的累積,在解讀掩星技術量測資料的經驗與能力上,也有獨到之處,「人類還沒辦法百分之百精準預測天氣,能多觀測到一點資訊,對於預測準確度都會有很大幫助。」

 

黃清勇也分析,星系型態氣象觀測衛星的邏輯是「衛星愈多,精準度愈高」,直到發射衛星超過二十顆以後,效果才會逐漸飽和。福衛七號是考量預算與效益之間的關係以後,才決定發射六顆衛星。

 

「我每次參加國際會議,大家都知道台灣做的福衛七號,會很好奇地問我,台灣在這個領域有沒有什麼新發現。」黃清勇用個人經驗詮釋,如果福衛三號的意義是分享資訊、帶領台灣走進國際太空科技俱樂部,福衛七號則是進一步讓世界關注台灣在太空科技上的成果,甚至可能成為未來學習仿效的對象。

 

「我們一開始想要發展的就是niche(特色技術),而不是全方位什麼都做;就像提到瑞士,你會立刻想到鐘錶。現在講到太空科技,別人一定會想到台灣的氣象和遙測有一定實力。」看著自己「懷胎九年」終於完成這項得以造福全人類的貢獻,一向拘謹的朱崇惠也不禁露出滿意的淺笑。

 

太空科技

 

太空科技

福衛7號發射升空前,太空中心人員在美國作業廠房內對衛星功能進行最後測試。(圖片來源: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朱崇惠

延伸閱讀
龍年開春震撼彈!繼裕隆斥資9.5億元入股LINE TAXI,和泰yoxi將結盟Uber...一張表比較兩方優勢
龍年開春震撼彈!繼裕隆斥資9.5億元入股LINE TAXI,和泰yoxi將結盟Uber...一張表比較兩方優勢

2024-02-14

嚴陳莉蓮2年前拍板要做移動服務!裕隆、和泰對決搶當「小黃」龍頭,計程車500億商戰全面啟動
嚴陳莉蓮2年前拍板要做移動服務!裕隆、和泰對決搶當「小黃」龍頭,計程車500億商戰全面啟動

2023-09-20

嚴陳莉蓮為嚴凱泰圓夢,卻不捨試駕納智捷新車?近1500個日子如何蛻變,一雙紅色高跟鞋露端倪
嚴陳莉蓮為嚴凱泰圓夢,卻不捨試駕納智捷新車?近1500個日子如何蛻變,一雙紅色高跟鞋露端倪

2022-10-20

嚴凱泰離世3年9個月,未盡之夢納智捷n⁷紅了...一句「凱泰阿姨好」道出他總默默做這事
嚴凱泰離世3年9個月,未盡之夢納智捷n⁷紅了...一句「凱泰阿姨好」道出他總默默做這事

2022-09-03

13年經驗告白》我如何當好獨董 黃日燦:要不 恥下問  才能「撥草趕蛇」
13年經驗告白》我如何當好獨董 黃日燦:要不 恥下問 才能「撥草趕蛇」

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