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溝通不良,基層民眾不了解,讓預計二○二五年四月三十日上路的《國土計畫法》推動卡關,過去已修法延遲三年期程,如今朝野立委提案再延後上路,建立國土新秩序不容一拖再拖。
「農地變更最後機會!」、「土地被劃到國土保育區就慘了!」一連串誇大訊息近年來在中南部農民間流傳,恐慌蔓延,農民深怕自家農地被明年四月將上路的《國土計畫法》(下稱國土法)匡列進嚴格管理區域,焦慮地向地方政府、民代陳情。
不滿情緒不僅在基層發酵,更向上延燒。六月三十日,雲林縣長張麗善親上火線投書媒體炮轟中央,指《國土法》對農業縣不公平、扼殺發展;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下稱國土署)也以「千萬不要錯把國土計畫當成畫餅的開發工具」強勢回擊。
假訊息蔓延、地方槓中央,成為這場「國土法之亂」的雙重危機。為何一部早在二○一六年就公布的法律,演變成「定時炸彈」,在八年後全面引爆?
先看立法背景。嫻熟台灣國土規畫政策的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副教授戴秀雄說明,台灣的國土計畫過去只管理「都市計畫區」土地,直到一九七四年《區域計畫法》(下稱區畫法)通過後,官方才將所有國土納管,卻因行政量能不足,管理品質欠佳,二○○○年修法更將土地開發許可放寬,完全喪失對土地的管理功能,「徹底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