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新自強號6月間行經崇德、和仁段,因土石流溢流至大清水溪橋面,導致新自強號列車通過後出軌。經調查後,台鐵公司周三(3日)發布調查報告,說明事發始末與解決方案。
台鐵董事長杜微坦言,過去台鐵在宜花東的注意力擺在落石預警,疏忽了土石流溢流預警,導致此次不幸事故發生。
這次,除花蓮工務段值班人員申誡懲處,包含董總、段長等官員均一併受懲處。
台鐵229次新自強號於6月21日北上時,約下午4時49分行經花蓮秀林鄉,因土石流覆蓋軌道,導致新自強號列車出軌,造成司機員與8名乘客受傷。
令外界震驚的是,出軌前19分鐘,台鐵該路段監視器就拍攝土石流畫面,卻無人向司機員通報,預警機制引發質疑。
面對外界質疑,為何從監視器錄到土石溢流,到火車撞上中間19分鐘,卻無人通報。台鐵周三(3日)發布調查報告,董事長杜微說明,花蓮工務段的羅姓值班人員有正常值班,雖然事發前有短暫3分鐘離開座位上廁所,但並未發現異狀。
監視器清楚錄下,土石流以溢流至橋面之上。
台鐵董事長杜微說明,台鐵調查調閱值班室錄影帶,發現羅姓值班人員正常值班,事發前下午4時25分曾中途離開2至3分鐘上洗手間,之後便回到崗位。
不過,並未發現監視器已錄下土石流溢流。
杜微說明,儘管羅姓值班人員未能及時發現,但也不應過於苛責,因為16宮格分割的監視器螢幕,確實太小,導致該員無法在19分鐘內,即時發現土石溢流至橋面。
台鐵坦言,16宮格的監視器的確太小,導致值班人員無法發現異狀。
當天天候僅小雨 遠低於水情預警值
杜微說明,其實台鐵除了人力監控,還和氣象局設有水情預警系統,只要累積雨量超過50mm,即會啟動預警機制。「只是,事發當天的每小時累積雨量僅1.5mm,預警系統並未啟用。」
台鐵解釋,只要水情預警系統啟動,台鐵便會主動調閱大清水橋的輔助攝影機,同時派員到場監看鐵路狀況。
AI預警系統未發揮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崇德到和仁路段,過去就經查發生重大事故,最為人所知的,即是2021年0402當時,太魯閣號撞上滑落邊坡的工程車,造成49人罹難。儘管此次事件後,台鐵於路段搭建AI預警系統,卻未在這次派上用場。
杜微坦言,過去台鐵盡力防範落石,對土石流疏於防範。過去基於「防護優於預警」,為了預防落石,台鐵於2019年在西正線搭建「明隧道」,直接阻擋落石。
之後,2021年不幸發生0402意外,台鐵又於2021年於東正線架設9部具AI預警系統攝影機。由於西正線已有隧道防護,所以僅在橋上設置了兩具輔助攝影機。
這兩部西正線輔助攝影機,依據台鐵SOP,僅有在水情系統達預警值、或是東正線AI系統偵測到異狀,系統才會主動調閱,並於一旁跑馬燈提出預警。
宜花東30處全面設置攝影機、水位計
台鐵說明,事後已邀請花蓮縣府、農業部林業署、水保署、公路局會勘,針對河道進行疏濬,預計7月31日完工。並把西正線2部輔助攝影機,設定為常時以大螢幕顯示,並把工務段單一時段值班人員,從1人增加到2人,24小時監看螢幕。
此外,台鐵在大清水溪橋兩側,設置土石流溢流告警,利用機械式的方式測量水位,直接發出預警至工務段。這項預警系統,預計7月22日完成設置。
杜微補充,事發處的土石流流溢流告警系統,大約金額是500萬元。此外,台鐵也會在宜花東地區,30處位於土石流潛勢風險的橋樑,優先設置攝影機、水位計。後續的大量工程所需經費,已和交通部報告,部會也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