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台灣配額僅一支的名酒 竟出現數百瓶 酒圈買賣規模逾十億 國巨前總裁陳木元 捲假酒疑雲風暴

台灣配額僅一支的名酒  竟出現數百瓶  酒圈買賣規模逾十億 國巨前總裁陳木元  捲假酒疑雲風暴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2024-06-26 10:00

今周刊編按:超過10億元新台幣的「假酒醜聞」震驚台灣菁英圈,彼此見面就問「你的酒還回來了嗎」,還提醒來歷不明的酒別喝,這場風暴線索,直指與國內重量級藏酒名家陳木元有關。甚至消息已經傳到國外,國際媒體Vino Joy News引述今周刊報導,探究這場「假酒疑雲」從何而來?

以下是今周刊的報導。

近三個月來,收藏高級葡萄酒的名流圈,爆發一場買賣金額估計超過十億元的「假酒疑雲」,橫跨金融、科技、地產界的大咖買家,將矛頭指向國內重量級藏酒名家陳木元,究竟爭議從何而來?



「碰到來歷不明的酒,千萬不要飲用……,若在自己手上,請盡速透過酒商退回。」近三個月來,一則示警訊息在收藏昂貴葡萄酒的名流圈廣傳,「你的酒退了嗎?」成為餐桌上熱議話題,一樁假酒疑雲,正在葡萄酒圈悄悄發酵。

 

五月中旬,《今周刊》接獲一份檢舉資料,內容指台灣名流圈自年初以來,正經歷一場買賣金額高達逾十億元的假酒風暴,受害的買家幾乎全是大咖名人,橫跨金融、科技、地產和媒體業,有的買家成功退酒,有的摸摸鼻子認賠,而這些可疑葡萄酒的供應源頭,竟都指向同一人。

 

本刊接獲檢舉後,循線向多名業內人士、買家交叉比對查證,發現假酒疑雲非空穴來風。根據各方提供的事證與說法,這些近期在市場上有疑慮的葡萄酒,多來自國內兩大知名酒商「百大葡萄酒」、「金釀名酒」,而在源頭釋出酒品的關鍵人物,傳聞是台灣赫赫有名的葡萄酒收藏名家、七十六歲的國巨前總裁陳木元。

 

有疑慮葡萄酒買賣關係圖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為何重量級的大收藏家遭指控賣假酒,還牽連兩大酒商?動輒上千萬元的退貨流向何方,又有多少酒品已被喝下肚?背景,得從近年的名酒市場說起。

 

一位業內人士說明,來自法國最著名產區勃根地(Bourgogne)的葡萄酒,從二○一五年後,酒價上漲幅度驚人,原本一瓶二萬元的酒,現在飆漲到三十萬元,「這些昂貴的葡萄酒,數量十分稀少,台灣每年的配額頂多一到三瓶。」

 

然而,近五年來台灣的名酒市場,卻有愈來愈多人買得到高價稀有酒品,且出現同一支酒,一次流出數十瓶的怪象,價格甚至比正式代理商便宜二至三成,讓「假酒亂竄」的疑慮,逐漸在市場上悶燒。

 

據了解,約莫八個月前,一名企業家曾帶著一瓶來自法國Coche-Dury(科旭杜麗)酒莊一級園Perrières的白酒,與該酒莊的獨家代理商餐敘,沒想到當場就被對方提醒,從味道及酒瓶外觀細節判斷,該支酒恐怕不是真品。

 

消息傳出後,不少圈內名流引以為鑑,私下翻出酒窖裡相同產區、來源的藏酒,有買家仔細比對酒瓶外觀後,發現酒標設計與真品確有差異,而該批貨來源就是「百大葡萄酒」,酒商負責人為業界頗負盛名、人稱「黃老師」的黃煇宏。據悉,當下黃答應退貨,但也私下強調,該批酒是來自大收藏家陳木元,讓業界為之震驚。

 

然而,風暴不止於此,三個月前一場小型名流圈品酒會,更讓這樁假酒疑雲擴大爆發。

 

一場品酒會  讓假酒疑雲擴大

 

該場酒會參與者約十人,與會人士透露,當時假酒傳言甚囂塵上,一行好友便相約各自帶來近期購入的葡萄酒分享。按理說,來自不同年分、酒莊和地塊生產的名貴葡萄酒,理應有不同風味,但當天與會者卻赫然發現,現場十多支名酒,竟然「味道、顏色幾乎都一樣。」

 

在場跨足金融、科技圈等名流人心惶惶,驚覺市面上疑似假酒亂竄的情形,遠比想像嚴重。經圈內人反覆確認溯源,他們更發現,儘管各自購入酒品管道不同,有透過個人或經酒商介紹,但最終都指向同一個源頭──陳木元。

 

為了釐清手中的葡萄酒究竟是真是假,除了主觀的「味道」,近幾個月,藏家們也開始研究「酒標」和「軟木塞」等客觀判別依據。

 

一名圈內人士舉例,通常原廠酒標有隱藏印記,用特殊藍光照射才看得見,正版酒標採刻板印刷,線條很漂亮;假酒則無法做到太精細,都是數位印刷列印,只要用一二○倍放大鏡鑑定,就能看出明顯差別。此外,部分種類葡萄酒的酒標上會有酒莊「鋼印」,「假的會是模糊的」。

 

另一個重點是軟木塞,專家指出,正版葡萄酒會採用有彈性的軟木塞,甚至有專屬的軟木塞製造廠,品質較佳;反之,假酒的軟木塞可能品質差,彈性較低「一扒就斷」。

 

一名中南部酒商以近年價格水漲船高的法國Leroy(樂花)酒莊葡萄酒為例,Leroy的軟木塞有吸水性,瓶身長年橫放,會被紅酒浸潤;但近年坊間出現部分的Leroy葡萄酒,已是十多年的酒,軟木塞卻很新,甚至是全乾的,遇到類似情形就要提高警覺。

 

老酒卻有新瓶塞?有鬼! 專家四招辨真假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酒塞

坊間葡萄酒真假難辨,有行家指出,Leroy葡萄酒的酒塞理應較為溼潤,若是乾燥的,就有假酒的疑慮。(圖/讀者提供)

 

 

軟木塞露餡  買家查證非正品

 

五月下旬,一名經歷疑似假酒「驗證」過程的X先生,帶著一支空酒瓶向本刊現身說法。這瓶要價三、四十萬元的葡萄酒,標示一九九五年分、由勃根地知名酒莊Georges Roumier(胡米耶)出產,「但軟木塞上的年分,寫得像是一九九八年。」他指著這瓶近三十年的老酒提出疑點。

 

為求慎重,幾個月前,X先生與友人將軟木塞拍照,透過管道傳至法國原酒莊查證,二周後結果出爐,「兩家原廠製作軟木塞的廠商都說,不是他們做的!」得到答案後,他們留下空酒瓶和軟木塞作為教訓,並將還沒開封的酒退貨,「我現在基本上不敢買了……。」他苦笑。

 

而據X先生透露,該瓶經原廠認證「非正品」的葡萄酒,同樣從「百大葡萄酒」購入,且黃煇宏告訴他們,貨源也是由陳木元釋出。

 

「一人買到一國家的量」

 

不只酒標、酒瓶設計以假亂真,露出破綻,近期圈內人盤點市面的名酒數量,也發現極為不合理的現象。

 

行家舉例,一瓶要價數十萬到百萬元的名貴葡萄酒,數量稀缺,如Dujac酒莊特級園Chambertin葡萄酒,一年生產量僅一千瓶,原廠酒莊只會釋出約一半,將四百到五百瓶分配給全球,台灣總代理一年可能只有一瓶配額。

 

「但最近在台灣,這種名酒光是二○○六年分的就出現數百瓶!」這位行家透露,他有圈內朋友手上有兩百瓶,甚至有人一次買到四百瓶。「一個人買到一個國家的量,這有可能嗎?」一位葡萄酒代理商點出關鍵。

 

另位葡萄酒代理商、大同亞瑟頓業務總監朱紋蘭也有感,透露確實聽聞有客人可拿到「很大數量」,但其實勃根地產區的葡萄酒,近年產量屢屢下降,市面上一瓶難求,老酒釋出的數量也不該這麼多,確實會讓人懷疑「是不是拿到假的」。

 

假酒風波疑點重重,問題是,這些有疑慮的葡萄酒究竟從何而來?在那場十人品酒會上,買家們追本溯源,比對購酒來源,發現彼此手中的藏酒,幾乎都從三大管道而來。

 

陳木元回應  不能用一場品酒會就說酒都是假的

 

對比發現  藏酒來自三管道

 

第一條管道,就是直接向陳木元購酒。圈內皆知,陳木元是全台排名前三、擁有數萬瓶葡萄酒的藏家之一,在台灣及海外酒窖有眾多罕見的名貴葡萄酒,據他所稱,自己收藏的酒數量「多到可以洗澡。」

 

這幾年持續向陳木元買酒的一位科技業老闆推估,陳木元收藏的葡萄酒至少數萬瓶,他平時聚會請客,若手上沒有特定種類葡萄酒,也會向陳木元「調貨」;至於當中有無假酒?這位老闆坦言,陳木元的名酒,很多是從國際上拍賣來的,「會不會買到一些假酒?當然有可能。」

 

檢舉人則提到,陳木元一九年起對外聲稱,自己年事已高,收藏的酒喝不完,開始向友人釋出葡萄酒,一般是透過兩種管道,一種是直接向本人購買,另一種是透過酒商當中間人進行買賣。

 

一位向陳木元購買葡萄酒的名人也透露,他是將錢匯到陳木元在海外的帳戶,最近一次買酒,金額達數千萬元;一、兩個月前,假酒疑雲爆發後,他有疑慮想退酒,陳木元也很「阿莎力」同意,直接用現金把錢退給他,「我現在手上一堆現金。」他略帶無奈地說。

 

除了親自與陳木元交易,檢舉人指出,另外兩大管道,是透過國內兩家知名葡萄酒經銷商擔任中間人,其一是前述的「百大葡萄酒」黃煇宏,第二則是經由「金釀名酒」的老闆Nancy釋出高檔酒品。

 

 業內人士透露,本名為陳淑芬的Nancy,曾是陳木元過去所投資、現已停業的易元酒舍員工。近年,陳木元與一位建築業大亨互動頻繁,每次聚會都開世界上最貴葡萄酒之一的Romanée-Conti(羅曼尼.康帝)特級園,讓這位大亨覺得「很有誠意」,於是介紹朋友透過金釀團購陳木元的藏酒,每人金額數百萬到近億元不等,傳出總金額高達六、七億元。

 

百大

(攝影/陳睿緯)

 

 

金釀

在台北市的兩大葡萄酒經銷商百大(上圖)、金釀(下圖),被指經手葡萄酒圈人士與陳木元的葡萄酒交易,捲入名流圈假酒疑雲風暴。(攝影/劉咸昌)

 

建築大亨團購  有人下車退貨

 

圈內人士透露,這些透過金釀的交易,金流並非透過金釀公司帳戶,買家會將款項匯入Nancy的個人帳戶,若金額不大,甚至會用最傳統的現金交易;在近期假酒疑雲延燒後,透過建築大亨團購的友人想「下車」,已有人成功把酒帶到金釀退貨,也拿到退酒單據。

 

類似案例不只這一樁,更有相關人士向本刊透露,近兩周業界討論得沸沸揚揚,陳木元還親自致電建築大亨團購團的另名買家,直白告訴對方,若對買到的酒有疑慮,都可以直接向Nancy聯繫退貨,雙方合作關係可見一斑。

 

不過,Nancy向本刊澄清,她雖有介紹客戶向陳木元買酒,但她未經手,「有沒有成交,我真的不知道」,也不會經手買賣金流,不可能會跟她的帳戶有關係。

 

Nancy也指出,爆料指的建築大亨確實是她的客戶,也有向她買酒,但不清楚該大亨是否有跟陳木元交易,「我的東西和陳先生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陳木元要和誰交易,和她沒有關係。

 

針對有買家到金釀退酒的說法,Nancy說,之前確實有人拿幾箱酒到門市暫放,陳木元有請人拿回去,但「我完全不知道他們的交易。」只是因為她有據點而暫放而已。

 

至於另一大酒商管道「百大葡萄酒」,也是這波退酒的來源大宗。一名圈內人回憶,幾年前,他經由品酒會認識負責人黃煇宏,得知他收藏了不少稀有的名酒,開始「揪團」向他買酒。

 

陳木元回應  都是低價賣酒給朋友,不是大量拋售

 

黃煇宏

人稱「黃老師」的百大葡萄酒老闆黃煇宏,是台灣葡萄酒圈名人,致力於葡萄酒的介紹推廣,竟也捲入這次風波。(圖/攝影組)

 

被退貨葡萄酒  疑又重新上市

 

據其表示,起初,一行朋友不知道這些名酒真正的來歷,直到假酒疑雲爆發後,急向黃煇宏追問,對方才坦言,這些名酒的貨源也來自陳木元,通常買家在台北下訂後,「會從陳木元在台東的酒窖出貨,運送來台北。」他事後再細看由百大出貨的葡萄酒,上頭確實貼著台東運送的標籤,證明黃所言應該不假。

 

但最令檢舉人氣憤的是,在酒圈有疑慮集體退酒後,市場上竟又有部分酒商釋出酒單,出現品項眾多的名貴葡萄酒,讓檢舉人不禁懷疑,這些被退回的葡萄酒,可能再度流回市場兜售。

 

針對上述葡萄酒買賣過程及疑雲,本刊透過電話及電郵向百大葡萄酒求證,百大表示,黃煇宏正在中國,並透過電郵回應:「黃老師心臟之前動過手術,目前正在養病,無法接受採訪。」

 

一名台灣的葡萄酒代理商指出,現在市場上假酒亂竄,這些假酒透過較低的價格出售,而本來就配額稀少的真酒,根本不可能打折賣,難敵假酒競爭,「市場會被破壞」,現在市場上開始期待較低的酒價,但來源明確的葡萄酒,成本就是擺在那,無法降價,銷售額因此受影響。

 

真假難以查證和市場具隱蔽性,就是這場假酒疑雲擴大的兩大關鍵因素,連在投資圈精明無比的經理人也難以倖免。代理商建議,買酒應盡量向代理商購買,若要和收藏家或酒商進行交易,就要注意名貴葡萄酒的來源,「溯源」很重要。

 

他指出,若民眾對名貴葡萄酒來源存疑,由於這類酒的數量有限,每年頂多幾百瓶,可透過代理商追查貨號溯源,查明來歷,較有保障。

 

一樁假酒疑案,燒向國內大咖葡萄酒收藏名家,更牽連兩大知名酒商,面對眾多買家指認歷歷,相關人士有必要清楚對外釋疑,盡快終結延燒數月的市場亂象。

 

 陳木元回應  假酒難辨,連拍賣市場都不保證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延伸閱讀
誰說高粱是老一輩在喝的?金門酒廠用4個風味象限,重新定義高粱品酒學
誰說高粱是老一輩在喝的?金門酒廠用4個風味象限,重新定義高粱品酒學

2020-12-30

品酒輕鬆學 如何分辨葡萄酒的香氣
品酒輕鬆學 如何分辨葡萄酒的香氣

2015-03-13

品酒輕鬆學 5個常用葡萄酒術語
品酒輕鬆學 5個常用葡萄酒術語

2015-01-25

開啟品酒的第一步!品飲五步驟
開啟品酒的第一步!品飲五步驟

2015-01-06

品酒的氣氛美學
品酒的氣氛美學

201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