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34)
健保上路近三十年,擁有超高民眾滿意度,卻讓醫療體系走向崩盤,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接受《今周刊》專訪,在改革關鍵時刻,拋出四大解方。
醫師總統賴清德就任,誓言打造「健康台灣」,當中最急迫且嚴峻的挑戰,就是健保改革。
明年上路將滿三十年,健保讓民眾享有醫療平權;但人口高齡化下,財務浮現危機,總額制壓抑醫療服務價格,造成醫療生態歪曲、醫護爆出走潮,連帶衝擊民眾的照護品質和健康表現。改革,箭在弦上,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提出四大著手方向。
解開現行《健保法》費率六%上限
拓多元財源 避免壓力集中青壯世代
「健保財務最難解決,畢竟,調漲保費是敏感議題。」石崇良不諱言,台灣的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CHE)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確實較低,目前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平均占九.二%,台灣僅約七%,落後兩個百分點,以GDP換算約要投入四六○○億元,「需要非常努力,但不可能一步到位。」
近三十年來,健保保費只調升三次,中間更曾兩度調降,與國際相比費率偏低。石崇良贊成,現行《健保法》費率六%上限要打開,衛福部已成立健保修法小組,將對收支重大議題進行檢討。但他也反問,高齡化下,繳保費的人口減少,即使拿掉費率上限,「我們忍心讓受薪階級負擔那麼高的保費嗎?」
攤開健保財務結構,八成來自薪資所得者繳納的一般保費,補充保費、政府挹注則各占一成。他認為,未來應開拓更多元的財源,可思考用其他稅收支應,如日本就用消費稅挹注保險,而非讓青壯族群承擔過大的保費壓力,這樣不符世代正義。
除了健保擴大財源,如國健署負責的預防保健、癌篩、成人健檢等支出也要增加;尤其,癌症患者愈來愈多,針對癌症藥物的基金,也可由政府編列預算,不要讓保費負荷過大,「要追上GDP占比兩個百分點,還有一大段距離,需要多元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