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34)
一套長年扭曲的制度,點燃修法戰火,讓健保改革議題再度喧囂翻騰。
走過近30年,我們必須承認,價廉便民的健保,沒有換來更好的醫療品質,改革迫在眉睫,你我必須為健康,做出正確的抉擇。
「健保平均點值0.9元,朝一點一元邁進。」時間,是今年1月總統大選倒數10天前,各黨政見交鋒激烈,醫師出身的總統賴清德鬆口跟進藍營候選人,開出「保障點值」支票,為翹首盼望健保改革的醫界,注下一劑強心針。
選後,新國會率先就位,國民黨立委趕在賴清德上任前,搶先發動攻勢,在立法院拋出修正《健保法》,保障點值「1點1元」的訴求,罕見獲得8大醫事團體相挺。修法大戰一觸即發,讓改革議題頓時被推上風口浪尖,近1個多月來成為醫界最火熱話題。
「保障健保點值」,表層來看,是醫界不滿收入被打折的血淚控訴;背後更深層的訴求,則是對健保長年來病灶惡化的改革疾呼;甚至更直入核心,這項制度的變革,還可能間接影響全體民眾的健康。
「論量計酬」致申報點數快速攀升
實施「總額支付制度」防財務失控
健保點值怎麼計算?1點1元的訴求是否合理?健保上路近30年難解的困境,單靠修一條法,真的就能迎刃而解了嗎?一連串疑問,得從健保制度本質談起。
1995年開辦的全民健康保險,有幾項特點,首先是採單一保險人制,由健保署獨買醫療服務,強制民眾納保;每項醫療服務都有定價(健保點數),給付採「論量計酬」,醫療機構會依照服務量,定期向健保署請領費用。
上路之初,健保點值就是1點換算1元,但在「做愈多、領愈多」的制度下,申報點數快速攀升,在1995年到2002年間,醫療機構申報點數的每年平均成長率高達14%以上。
為了避免財務失控,健保署針對牙醫、中醫等四大部門陸續推動「總額支付制度」,2002年全面實施。在此制度下,每年會預估下年度的醫療服務量,匡定總額預算為支付上限,健保點值的實際價值則隨著申報點數多寡而定,無論該年提供多少醫療服務,醫療機構獲得的整體給付都不會超出總額。而相較於「固定點值」年代的申報點數年年暴增,自2003年至今20多年來,申報點數年均成長率也陡降到了4.5%。
然而,這項為健保財務延壽的變革,也開啟了醫事人員口中的「漫長噩夢」。因為健保總額每年成長幅度有限,與實際服務量相比存在缺口,以2022年為例,當年總額核定8095億元,但申報點數超過8227億點,健保署結算時,不但會核刪部分點數,讓醫療機構等同「做白工」,最終換算點值時,1點低於1元更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