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戰爭,讓沒有離開的國軍滯留泰緬邊境,在「異域」險境求生,成為大時代下被遺忘的一群人;走過七十五年,從流離失所到落地生根,孤軍與後裔流著血淚,持續在當地奮鬥,追尋家與認同。
一九六一年,知名作家柏楊以鄧克保為筆名,在報紙上發表連載文章《血戰異域十一年》,引發轟動,後續不只促成小說《異域》出版,創下百萬冊銷量,更被翻拍成同名電影,掀起一陣「異域熱」,讓「泰北孤軍」的故事不再鮮為人知。
故事篇章,訴說的是一場流離與求生。一九四九年,第二次國共內戰落敗的國民黨政府,帶著成千上萬的軍民撤到台灣;當時在雲南的國民黨軍隊並未飄洋過海,而是越過崇山峻嶺到了緬甸,落腳泰國北部邊境,許多人此生再也沒機會回到故鄉。
在泰北的孤軍組成了「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第三軍、第五軍未選擇撤回台灣,而在異地流亡失所。為了生存,他們協助泰國政府清剿泰共,經過數年征戰建功,最終取得泰國居留權,自此落地生根。
這批異域孤軍,在柏楊筆下是一群被遺忘的人,「他們戰死,便與草木同朽;他們戰勝,仍是天地不容。」直到二○二三年國防部到泰北地區移靈,在當年六月三十日滂沱大雨中,將九四八位孤軍英靈入祀台北市忠烈祠。
走過七十五年、橫跨四分之三個世紀,孤軍的英靈終於來到台灣;而留下的人們,現在怎麼了?踏上異域,翻越山嶺,以光陰串連古今,流過鮮血與淚水的他們,依然在當地努力求生,開枝散葉。
四月十三日,《今周刊》採訪團隊前進泰北,當天是泰國宋干節(俗稱潑水節)連假的開始,泰國北部清邁府的熱水塘村,充滿過節氣氛,孩童們拿著小水槍和水桶,向路過的車輛潑水,象徵祝福,慶祝一年一度的佛教新年盛事。
熱水塘村的景色,有別於泰國中、南部地區,甚至與二.五小時車程外的清邁市區也天差地別。村內不只滿滿的中式建築、貼著繁體字的春聯,還有大紅燈籠高高掛,中華文化和泰國文化交融,形成獨特的泰北風光。
熱水塘是孤軍在泰北落腳的華人村之一,這樣的村莊在泰國北部、緬甸邊境並不少見,據中華民國官方在一九八○年代的統計,因孤軍滯留而形成的華人村共有六十四座,其中熱水塘是較大、少數位於平地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