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竹東警局傳出槍響,倒地的年輕身影,成為近五個月內,第七個自殺的員警。
警政署近年雖引進委外諮商,但監察院報告直指成效低。背後關鍵究竟在哪裡?又該如何拆彈?
我有個警專同期的同學,後來去當國道警察,前年『也』開槍自殺了。」在大台北地區服務六年的員警阿明(化名),回想當時還是不捨。近期,台北市中正一分局傳出槍響,那自殺的學長,同樣曾是阿明身旁的夥伴。他想了想又說,「喔,我在警專時,也有人自殺。」
阿明把話說得平淡,因近年同僚自戕頻傳、已漸麻痺,而他的經歷,恐怕也不在少數。翻開監察院今年一月的調查報告,近十年來共有五十二名警察自殺,近四年則有二十二名警察自殺,平均每年至少有五名員警自戕。
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二○二三年公布的報告,國外研究警察自殺意念盛行率為八.五%,但這個數字放回國內,可能還被低估。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在二三年對全國二二二位員警問卷調查,其中就有十二%具有輕生念頭,比國外研究高了近四個百分點。同份調查裡,還有十三%的員警會到精神科就醫領藥。
- 自殺意念:指一個人開始在腦中萌生自殺的想法,自殺意念較無外顯行為的表現。
勤務、考核不合理
基層員警走投無路
而問題,恐怕還在加速惡化中。光今年近五個月內,就傳出至少七起員警自殺案,已超出以往平均值。
「一般公務員因職場問題而自殺的狀況,沒有到那麼頻繁⋯⋯」資深員警王惀宇說,自己身邊也曾有同仁因壓力大、巡邏到一半就自殺,「因為警察是被夾在各方角力之中,要面對多元複雜的壓力。」
為什麼警察成為「最要命」公務員?雖然自殺因素總是複雜,但勤務過多、考績不合理、剛毅文化等問題環環相扣,不容忽視。
警界出身的新北市議員林國春就點出,員警不只有上級交辦案件、還有爆量的民眾檢舉。光新北市,每年警察就有逾百萬件的罰單要處理、一九九九陳情接不完,導致警察勤務多、工時長。「日夜顛倒、全日待命,長期下來負荷不了,所以警察平均壽命只有七十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