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研究院週二(5/21)舉辦「新政府的國安政策:願景與挑戰」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對新政府的兩岸、外交、國防、經濟等面向提出政策建言,活動並邀請內定海基會董事長的鄭文燦致詞,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國策研究院董事長、前外交部長田弘茂等專家學者引言、與談。
座談會會上談到新政府在國防的挑戰,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表示,中國軍艦軍機在前總統蔡英文任內,不只進入台灣西南空域,更是跨越海峽中線,到基隆、澎湖、鵝鑾鼻,逼近台灣本島,一北一南形成「鉗形攻勢」,這不是對待鄰居、緊密貿易夥伴應有的行為準則。
學者:美台海軍「不期而遇」 台灣應更加自我救濟
中共東部戰區周四(5/23)宣布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從事「聯合利劍-2024A」軍演,國防部表示,對於此種不理性挑釁、破壞區域和平穩定行動,表達遺憾,已依「國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檢派海、空及地面兵力應對,以實際行動守護自由民主,捍衛中華民國主權。
座談會會上談到新政府在國防的挑戰,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表示,中國軍艦軍機在前總統蔡英文任內,不只進入台灣西南空域,更是跨越海峽中線,到基隆、澎湖、鵝鑾鼻,逼近台灣本島,一北一南形成「鉗形攻勢」,這不是對待鄰居、緊密貿易夥伴應有的行為準則。
林正義說,彭博經濟研究估計,台海若爆發戰爭,全世界將付出約10兆美元(約新台幣320兆元)代價,相當於全球GDP的10%。不過,即便如此,這不代表台灣可以靠半導體或產業影響力就進入安全的境界。
林正義說,國軍是印太國家最被孤立的一支軍隊,與其他國家幾無聯合演訓,外媒曾報導美台海軍今年四月曾在西太平洋「不期而遇」,因此美國對台的協助不僅是桌上兵棋推演,有越來越多實際對台協助,台灣未來若需要援助,現在國際環境已經到了可以配合的年代,不過台灣還是要更加自我救濟。
▲ 林正義(左一)認為,雖然台海開戰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劇烈影響,但這不代表台灣可以靠半導體就進入安全的境界,前立委羅致政(右一)則認為未提及新南向可能會引起東南亞國家的關注。 圖/蘇芳禾攝
藍白主導的立法院 不太可能通過重大國防軍購預算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主任張國城表示,目前國民黨與民眾黨主導的立法院,已經不太可能通過賴清德政府的重大國防軍購預算,新政府或許可以召開「國防國是會議」,讓社會了解中國對台威脅、求取社會大眾對國防改革的支持,政府責無旁貸。
張國城認為,台灣對國際產業影響力越大,對習近平來說奪取台灣的誘因更大,目前一旦發生戰爭,國際上都是要求停火,而不是追究戰爭發動者的責任,因此他認為強化國外軍事合作、啟動國防改革都很重要。
▲ 張國城(左一)認為,目前國民黨與民眾黨主導的立法院,已經不太可能通過賴清德政府的重大國防軍購預算。圖/蘇芳禾攝
前民進黨立委、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羅致政表示,賴政府面臨少數政府的問題,就是現在立法院的生態,政策要推動一定是透過預算,很多未來國防預算、軍購、國防資源投注,一定會受到少數政府的影響,會影響國家安全推動。
羅致政也認為,雖然就職演說無法包山包海,但是新總統的就職演說沒有提到新南向政策,新南向是過去台灣印太戰略很重要的一環,這部分將會引起東南亞國家的關注。
鄭文燦:紅色供應鏈佔比在下降 台灣應面對美中脫鉤、去風險化等課題
內定將接任海基會董事長的鄭文燦在國策研究院的座談會中表示,賴清德和蔡英文都把維持現狀當成重要的宣示,台灣不主動改變現狀,但也不能讓現狀被改變,中國很多灰色地帶行動,都在某個程度界定或改變現狀,國際社會來看,這無助於區域和平,所以核心課題當然是要防止現狀被改變被破壞,另一方面,不管是經貿交流或是觀光、教育,兩岸交流對話不可避免、迴避,但要不預設前提條件。
鄭文燦指出,維持現狀有不同定義,如何讓對岸理解,台灣沒有主動改變現狀,但也不能讓現狀改變,中國的灰色地帶行動,某個程度就是改變現狀,所以政府的核心課題就是防止現狀被改變。如何促進和平的力量,這也是另外一面的課題。
鄭文燦會後受訪指出,國際媒體認為賴總統就職演說是維護現狀,且堅守民主,同時談到民主的結盟,這符合國際社會的主流共識,也符合台灣國家安全利益、符合大多數人民的期待,以一個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為前提,這是每個政黨都應該接受的,若把這樣的表述看作是挑釁,這好像在自我否定。
鄭文燦指出,蔡英文總統執政的最後一年,台灣對大陸出口降到30%以下,台灣對美國和東南亞國家出口,加總已經超過中國出口,貿易多元化和重組很明顯。紅色供應鏈佔比也在下降,國際上在談「美中脫鉤」,或是廣島G7(七大工業國集團)的去風險化等課題,都是台灣要面對的。
▲ 鄭文燦出席國策研究院座談,擔任開場致詞。圖/蘇芳禾攝
前外交部長:透過美日澳等國穩定、開拓邦交國
田弘茂則是指出,他擔任外交部長時台灣還有28個邦交國,目前僅剩下11個,新外長林佳龍應思考如何透過美國、日本、澳洲等國來穩定台灣既有或開拓更多邦交國。
對於美國總統拜登派跨黨派代表團訪台,慶賀總統賴清德就職,前駐美代表高碩泰表示,2016年美國總統歐巴馬派出的特使團跟這次拜登派出代表團的規格幾乎一樣,顯示對台美關係的延續性與一致性。
高碩泰表示,美國國會日前以懸殊票數通過對台約10億美元的無償軍援,是1979年斷交以後第1次,顯示華府幫台灣提升戰力的態度,他認為新政府在基於默契互信下,可以展現適度企圖心,讓台美關係更升溫,另外美國大選目前情勢未明朗,如何超前部署是重要課題。
▲ 高碩泰(左一)認為,新政府在基於默契互信下,可以展現適度企圖心,讓台美關係更升溫。圖/蘇芳禾攝
台新首席經濟學家:政策勿朝夕令改、越簡單越容易落地
至於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則是讚賴清德對於產業有很明確看法,對產業很了解、接地氣,「我給他95分,沒講到金融業扣5分!」
李鎮宇表示,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對於產業細節講很多,表示他對產業有明確看法,但有的講太遠,例如量子電腦、元宇宙等等,另外沒有講到金融業比較可惜,所以他給賴清德95分。
此外,李鎮宇也認為,賴清德想要透過產業合作串接第一島鏈,例如透過半導體串接日本、透過氫能、綠能串接澳洲,第一島鏈產業鍊的規劃很完整。而賴清德提到人工智慧算力提升國力,他認為電力很重要因為算力需要大量電力,必須要重新建構強韌電網和能源政策。
李鎮宇表示,目前淨零轉型的口號大於實際,環境部的政策,例如碳排放量和產業別更是經常改變,希望產業政策應該要穩健,想好再講,不要講了一直改,也不要太複雜,「越簡單的產業政策越容易落地。」
賴清德的就職演說談到許多AI,李鎮宇說,不要別人發展什麼台灣就要發展什麼,產業要先AI化,AI才成產業化,例如台灣最強的就是製造業,但有很多資料都沒有釋出,只是放在公司裡面,這些公司要先AI化,AI才成產業化。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