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去年底美國紐約證交所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5.5兆美元,而同樣位於紐約市的那斯達克交易所,市值則為23.4兆美元,兩者分居當今全球前兩大交易所,市值總額幾乎等於全球第三到第15大交易所的加總。
如此格局的全球金融中心龍頭,大約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才逐漸確立。隨著歐洲經濟受創、美國貿易增量,加上二戰後美國成為手握最多黃金的國家,透過一套金本位體制,紐約就這麼取代倫敦,站上世界舞台的最顯眼處。
那麼,站上世界舞台的起點又是什麼?《紐約時報》日前刊登一文,談論「紐約市4百年」;文中,對1624年荷蘭西印度公司登陸紐約後的掠奪、引入奴隸制度不乏回顧,但文章同時肯定,當年在這座被荷蘭人命名為新阿姆斯特丹的城市,確實也逐漸孕育了多元主義、寬容,以及讓這塊土地開始與世界連結的自由貿易。
同樣是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則是來到了台灣,在台南築造熱蘭遮城。就像紐約一般,台南、台灣,自此與世界史有了連結。
今年,是台南建城4百年。本期封面故事,我們帶讀者穿越時空,透過台南幫侯家、「南瀛第一世家」等台南在地大家族成員的口述,從家族的興、衰、落、起,連結台南的風雲與風華,回望從這裡到連接世界、站上舞台的精采歷程。
台南確實已經站上世界舞台。4月巨震後,華爾街媒體立即追蹤南科狀況,因為「輝達的AI晶片在此生產」。就像南科管理局局長蘇振綱說的,AI、電動車都需要算力,而當今全球最重要的算力生產基地,就在台南。
婉約古城,科技重鎮,台南的精采姿態,源於悠長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