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29)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深陷京華城、北士科案爭議,涉圖利財團、獨厚業者、紀錄造假……,一連串指控接踵而來,兩大案疑雲罩頂,讓白色力量蒙上一層灰,向來標榜清廉、勤政的他,為何捲入這場風暴?
三大黨政治攻防的背後,真相又是什麼?
京華城容積獎勵荒謬闖關記
市長,你上任時(揚言清查)風風火火的五大弊案,最後查成五大案……。卸任後,你覺得下任市長會不會找出柯文哲的五大案?」2021年11月,台北市議會總質詢台上,面對社民黨議員苗博雅單刀直入提問,時任台北市長柯文哲拍胸脯說「不會啦,不容易啦!」
當時議場大螢幕上,映著「容積大放送,獨厚京華城?」十個大字,苗博雅質疑台北市政府於法無據,單憑都市計畫委員會決議,就給予京華城高達20%容積獎勵,對財團大放送;柯文哲當場聽到關鍵字,作出招牌抓頭動作,帶著疑惑揮揮手稱,「細節我不知道啦。」
「市長你要注意,你底下的人弄這些有的沒的,會不會你卸任後,一件件被翻出來,變成你任內的五大案?」質詢尾聲,苗博雅這樣提醒。
誰也沒料到,時隔兩年半,這段話,竟然一語成讖。
近一個多月來,柯文哲捲入任內釀出的三大案風暴,台智光費率案風波未平,緊接著又爆出京華城容積率、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地上權案爭議,遭質疑對特定財團讓利,兩案經民眾告發,台北地檢署已分他字案偵辦,將柯文哲列為貪汙罪被告。
隨著北市府改朝換代,過去被鎖死的關鍵公文一一曝光,京華城案的決策過程也逐步還原。諸多事證陸續指向,柯文哲似乎並非如他自述的「對細節不清楚」,反倒他在接獲威京集團旗下京華城公司陳情後,二度親自專簽交辦主責局處,回頭看,也讓京華城拉高容積率的企圖找到解方。
兩次由柯文哲親簽用印的公文,如今被認為是威京闖關的重要助力,即使府內局處及專家學者多次提出疑慮、試圖踩煞車,京華城仍成功打破郝龍斌市府時期堅守的392%容積率,甚至一路拉高到史上最高的840%,其中,市府對京華城「放送」逾5千5百坪的容積獎勵,若換算一坪兩百萬元行情,更涉及破百億元利益。
京華城爭取10年未果的容積率,破天荒在柯文哲任內一路打通關,透過三階段膨脹,長出840%超大量體,推進過程是否合理?誰在背後助攻護航?釐清爭議前,得先看幾個關鍵數字。
京華城購物中心2020年拆除後改建,向北市府爭取到史上最高840%容積率,將打造頂級商辦大樓「京華廣場」。(攝影/吳東岳)
▲點擊圖片放大
郝市府不放行 監委調查出現驚天逆轉
1991年,黃大洲擔任台北市長任內,京華城創下全台工業區變更商業區首例,威京集團透過都市計畫變更,以附帶捐地30%規畫公園、廣場,並限作六種容許使用項目等條件,將剩餘70%土地變更為「第三種商業區」(商三特),當時市府認定容積率就是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