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疫情時代,通訊心理諮商需求浮現,衛福部卻明令未成年及精神官能症患者禁用。
這項限制為何會被專家學者視為干預專業,與實務需求反其道而行?法規又有哪些疑義?
「若不能線上諮商,該怎麼跟爸媽解釋我不在家⋯⋯?」十七歲的小華(化名)因家庭衝突升溫,想藉政府推出的「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尋求免費諮商。但沒想到,一點開預約網站,卻發現通訊諮商「應年滿十八歲」,讓她心涼了一半,嘆口氣後,只能回到現實。
悖離實務需求 且未同步修正
為了因應遠距需求,衛福部在二○一九年訂定「心理師執行通訊心理諮商業務核准作業參考原則」 (以下稱「參考原則」),正式開啟「通訊諮商」的大門。在諮商機構向地方衛生局申請核准下,民眾無須實際到院所,即可透過視訊、線上等通訊方式,直接與心理師晤談。
截至二三年底,全台合格的三九五家心理諮商(治療)院所當中,共有一六九家可提供通訊諮商,比率達四二%,成為新興諮商管道。
然而,這項服務與資源,對於特定族群卻是「看得到、用不到」。在「參考原則」中,限制通訊諮商實施對象「應年滿十八歲」,且「排除精神官能症、精神病或腦部心智功能不全患者」。不只像小華一樣的未成年者,連同憂鬱症、焦慮症等患者,都被法規阻斷了一道求援之路。
為何限縮這兩大族群?依照衛福部說法,是基於「保護未成年」,以及讓諮商心理師能評估精神官能症個案是否需轉診。不過,無論從實務需求或法理角度出發,這項規定都充滿疑義。
「限制未成年、精神官能症不能使用通訊諮商,是有點爭議的……,從專業來看,我們並不認可這些規定。」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執業心理師黃楷翔舉例,有些焦慮症患者對人群恐懼,連出門都很困難,封阻通訊諮商的管道,豈不是讓他們更求助無門?
兒少族群也有相似處境。黃楷翔點出,許多未成年個案的主訴議題就是家庭衝突,加上未成年能獨立在家的時間少,幾乎與家人綁在一起,要讓他們走進諮商院所,根本強人所難,「這是兒少族群面臨到的最大瓶頸。」
換言之,相較一般諮商者,其實兒少族群、精神官能症患者更需要彈性的諮商管道,因應特殊需求;但現行法規卻反其道而行,不只有鬆綁的必要,且在近年心理諮商需求激增下,鬆綁更具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