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長韓國瑜3/15主持院會總質詢,由於第一位質詢委員陳亭妃臨時改成書面問答,韓國瑜接著一路唱名後續質詢委員,卻無人到場,整個質詢過程僅花15秒就宣布散會創下史上紀錄。
即便事後有民進黨立委趕到,但因已唱名過仍趕不上院會,引起許多立委不滿。藍營認為,韓國瑜遵照議事規則,問題在遲到委員身上;綠委洪申翰還原當時立院真相,怒斥「我是早到沒有遲到」,認為韓在此事是應變失當,不過也緩頰韓並沒有要刻意惡整民進黨的委員。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臉書還原當時立院過程,他指出藍營在用立委「遲到」帶風向,掩蓋韓國瑜處置應變失當的事實。
早在中午12點前,他已經在立院研究室內做總質詢的準備,過程中並沒有接獲哪個立委更動質詢的通知,同時強調陳亭妃改書面質詢,是因為臨時被韓以接見外賓為由,被迫改到下午,才不得不做的選擇。
下午2:30院會總質詢開始,原定3點要總質詢的洪申翰,2:36已到議場「抱歉,我不是遲到,我是早到」,但2:34卻發生韓國瑜用15秒唱名、沒收他的總質詢權力,還說他遲到。
而當下他和其他到場委員在韓念完名字前,就提出先休息的建議,不過並未被採納,立院秘書長周萬來也曾建議韓,晚幾分鐘再開始總質詢避免委員被跳過,同樣意見沒被接受,「簡單來說,韓院長是可以有很多不違反議事規則的應變做法,可以不讓這個荒謬情境這樣發生的,但他都沒做」。
2:30開會人就應該都要全到?洪申翰:質詢、非質詢開會方式是不同的
洪申翰強調,整個事件起因於前面立委的突發狀況,立院院長韓國瑜有責任用自己的議事主持權力,不要讓事情演變成全部委員都無法總質詢的連鎖反應,「其實我並不會覺得韓院長是刻意惡整民進黨的委員」、「會弄到影響這麼多人,確實是因為韓院長議事主持的應變能力不足。也許是因為經驗不足」。
他進一步說明,有些民眾認為下午2:30院會總質詢開始,只要這個時間沒進議場,就是遲到,這其實是有心人在利用一般人不了解立院運作的刻意扭曲。
「質詢跟非質詢的開會是不同的」洪申翰說道,非質詢的開會確實需要在會議開始時就出席會議,出席的委員們才能在同個時空中,一起審議或議決議案。如果今天是非質詢的討論事項,會議開始時沒到場,「說我晚到或遲到,那我沒話說」。
但質詢的開會,是一個接著一個委員按順序排,讓輪到的委員跟行政部門的即問即答,這跟其他委員的關連度很低。所以通常質詢的委員在自己質詢前的20分~30分鐘,到場預備上台就好,而不會要求所有委員都要同時到場。
另外,有媒體人說「只要現場有一個立委在,並且提出先休息的請求,就可以避免整起事件發生了」,洪申翰再次強調,「我進議場後,看到韓不停跳過委員們的總質詢,在他還沒念完之前,我就到主席台下方,向韓院長請求先休息,希望能阻止所有委員都被跳過去的狀況,但是韓不理」。
而他當時跟韓抗議,總質詢對每個委員都很重要,不該被這樣處理,只得到簡短回應「你可以私下去跟行政院說」。